0—1岁是宝宝护理的重要时间段,需要家长的细心、耐心呵护。你有没有发现,小宝宝喝完奶后常常打嗝不止,小胸脯一震一震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那么你有没有为宝宝打嗝烦恼、焦虑过?下面由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生为你解读:宝宝为什么总是打嗝?
什么是打嗝?打嗝又称为“呃逆”。从医学角度来讲,打嗝是因为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受到刺激,引起膈肌不自主地收缩(痉挛),空气迅速被吸进肺内,两侧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紧,因而发出奇怪的“嗝”的声响。当宝宝出现有节律的此种声音,就是所谓的打嗝了。
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现象,不是病。这种行为与膈肌神经发育有关,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吸气时膈肌收缩,空气进入肺内,胸腔扩大;呼气时膈肌松弛,将肺内气体挤出,胸腔回缩。膈肌的运动受迷走神经控制,宝宝出生后的头几个月,由于调节膈肌的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宝宝吃奶过快或吸入冷空气时,都会刺激到该神经,使膈肌突然发生收缩、迅速吸气,引起宝宝打嗝。但随诊宝宝的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成熟,打嗝的症状会逐渐缓解。
打嗝本身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但是频繁打嗝,也会造成宝宝吐奶症状加重,因打嗝感到不适而烦躁哭闹,使家长情绪焦虑、担心不已。
为了尽量避免打嗝家长要注意喂养和护理方法
1.避免宝宝哭闹时喝奶,因为哭闹时喂奶容易让宝宝吃进空气,也就是俗话说的“喝凉风了”而诱发打嗝。
2.吃奶时应该少吞慢咽,避免宝宝吃奶太急太快。特别是过度饥饿时喝奶。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充足流速太快时要轻轻夹住乳头,控制奶液流速;人工喂养要选择合适的奶嘴、调控好奶温,奶瓶倾斜45°角喂奶,避免吸入空气。
3.吃奶对于稚嫩的宝宝来说是一项“运动”,喂奶时不要包裹太多,导致身体受热、出汗,吸入或接触冷空气后,就会刺激宝宝打嗝。
宝宝打嗝一般可以自行停止,那么→
当宝宝打嗝不止时
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缓解?
宝宝打嗝时我们可以适当保暖,特别是胃部和腹部;
喂些温热水,母乳喂养的宝宝也可以喂几口母乳;
可以将宝宝竖着抱起轻拍后背,帮助排除胃内空气,有助于缓解打嗝;
用轻柔的音乐或玩具逗引转移其注意力,从而使打嗝症状缓解;
轻轻触摸宝宝口周、耳部皮肤,因为宝宝口周、耳部神经比较敏感,轻触可以让宝宝神经放松、缓解打嗝。也可刺激宝宝足底神经,挠痒或轻弹,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
中医认为,打嗝是胃气上逆动膈所致。我们可以尝试按摩内关穴、外关穴、攒竹穴、膻中穴等穴位来缓解打嗝。
如果以上方式都没有很好的改善宝宝打嗝的情况,同时伴有食欲减退、频繁呛奶、吐奶等其他消化道或全身症状,就需要及时到儿童专科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宝鸡市妇幼保健院)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