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千阳县综合施策,贴心服务、用心扶持、诚心招引,全力做好“能人”经济这篇文章,有效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设“红色驿站”,靠前管理、跟进服务,在千阳籍外出党员、群众相对集中的上海、银川、西安成立3个县外党支部和服务工作站,制定县外党支部管理办法和服务站工作手册。选任党员身份的务工、经商成功人士担任党支部书记兼服务站站长,县财政每年给每个县外支部落实工作经费6000元、支部书记工作补贴6000元,服务站业务经费1.2万元,确保县外党支部有场地办公、有人员管事、有经费干事。县外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管理教育在外党员群众,务实创新、吃苦创业,投身当地发展,关心家乡建设,全力为千阳籍在外乡党做好政策咨询、职业介绍、权益维护、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服务工作,全力帮助他们成功成才。
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反复宣传县上招商、优商、安商政策。通过产业招引、能人承包、企业引才、入股分红四种模式,先后吸引520多名能人返乡创业。引才与招商并重,组建新能源、旅游康养、现代农业及食品工业、建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城市建设五个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14次、考察项目35个。县委、县政府分别在西安、上海、深圳等地举行秀美家乡恳谈会,近百名千阳籍企业家踊跃参会。召开“商会民企进县区·同心聚力共发展”启动仪式暨千阳县招商推介会,80多个企业和商会代表应约出席,当会签约项目5个,投资金额21.42亿元。
县委、县政府主导,县人社局、工信局、行政审批局等多部门配合,突出“创业服务、公共实训、电子商务、政务审批、银企服务”五大功能,建成县、镇、村三级创业服务体系,针对全县各类返乡创业人群提供“一站式”技能实训和“一条龙”创业服务。打造创业大厦初创企业、电子产业园电商企业、园区小微企业、渔阳鸿府步行街商户企业四大企业孵化基地,累计开展各类创业指导和营销活动21场次,孵化创业实体66个,带动就业1200多人。依托优势产业,聘请专家教授,培训认证“千阳苹果师傅”169名,“千阳绣娘”2200名,“千阳蜂农”145名,“羊专家”260名,带动一大批有技能、思路活、能吃苦、会干活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就地发展。
给政策、给资金、给项目,打包整合资源,扶持返乡能人创业。今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笔,1907万元,其中企业4户1297万元,个体39人610万元,带动就业400人。全面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对符合条件的39名返乡创业人员,按照人均5000元的标准,发放创业补贴19.5万元。建立企业孵化基金,拨付各创业中心专项资金70万元,兑现入孵企业补贴19.79万元,为初创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抓住乡村振兴历史机遇,兑现各类农牧业扶持政策23项,兑付种粮补助资金635.98万元、果业补助资金215万元、设施蔬菜补助资金137万元;补助羊产业271.2万元、牛产业213.9万元、猪产业99.18万元、蜂产业242.2万元。
培树返乡创业标杆,让群众学有榜样,干有劲头、获得甜头。张青,原宝鸡华山大药房营运总监,事业有成,但情系家乡,2016年底返乡创业,开办秦韵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黄花菜200亩,年产值85万元,净收入41万元,2021年当选南寨镇闫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海燕,上海打拼多年,习得机绣技术,掌握工艺流程,回乡创立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金梦民间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主营民间刺绣工艺品,通过实体店展销和抖音、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网售,年收入500多万元,研发销售的虎头枕登上邮票、虎头帽亮相冬奥。放大标杆效应,凸显带动作用,返乡创业带头人刘秀云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刘永丽返乡创业故事荣获国务院“迎建党百年、谋就业新篇”系列征文“二等奖”。王秀萍等10人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创业就业之星”,每人奖励1万元,激发更多能人返乡创业。(中共千阳县委组织部)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