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教师朱丽叶:把科技论文写在宝鸡大地上
2022-08-12 19:40:06

在前不久结束的宝鸡市第六届青年创新创效大赛中,宝鸡文理学院提交的“基于钛和钛合金工厂的数字孪生平台的开发和应用”从96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经过三轮选拔,该项目最终取得管理创效类第一、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项目被评为“宝鸡市青年创新创效项目”。近日,笔者采访了该项目负责人——宝鸡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教师朱丽叶。

朱丽叶老师来自鱼米之乡——安徽芜湖,当笔者好奇地问起朱丽叶老师来宝鸡任教的原因,他笑着说:“当年我是怀揣着对西部大开发和对爱情的梦想,从南京毕业后奔赴宝鸡这座城市,而职业的起点就是宝鸡文理学院的三尺讲台,如今我已从教18年了。”

宝鸡的工业基础很强,近年来钛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也非常迫切。

“当前宝鸡正打造‘世界钛都·中国钛谷’,而生产智能化距离工业4.0还有不少的距离,我就从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用数字孪生平台打造出数字工厂,通过可视化的界面一屏统观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服务地方,赋能民族工业。”当笔者问起为何选择用数字孪生技术去变革钛和钛合金工厂时,朱丽叶说。

为了真正帮助企业生产管理提质增效,朱丽叶和他的科研团队在宝鸡高新区工信商务局的指导下,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深入宝鸡数十家钛及钛合金厂调研,下车间、进工地、摸机器、看产品,取得了宝贵的一手数据。调研中发现,许多民营钛企业由于是离散型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仍在使用落后的纸质单据手工填报,生产计划排单全凭个人经验,能耗管理和安全管理严重缺失,唯一的数字化是用了财务的ERP,这些不仅造成了人为的误差,也使得管理者无法掌握企业精细化的运营状态,距离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还很远。

朱丽叶在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培育的科技企业挂职期间,学习到了AI(人工智能)、DT(数字孪生)、BD(大数据)和IoT(物联网)等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他说,“宝鸡文理学院扎根于宝鸡,教师能够致力于长期解决本地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问题。我不仅要自己走出来,还要带着学校一流的博士和教授们一起走出象牙塔,带领学生们积极走进企业调研、实习,为他们将来留在宝鸡服务埋下薪火。”

通过前期的调研,朱丽叶和他的团队设计开发并上线了宝鸡第一个熔炼型钛企业的MES(生产制造系统),实现了熔炼生产环节的数字化管理,接下来将在所有熔炼型钛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同时,会将安全生产管理和能耗监测管理两大环节纳入宝鸡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应用中,最后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工厂进行仿真建模,建立数字工厂“元宇宙”,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平台中的数据分析优化推荐排单、上工等流程。

“我们会继续坚持做正确的事,做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事”,谈及未来,朱丽叶说道,“目前我们正在和秦创原的春种基金洽谈,争取一百万的种子轮基金支持,用资金推动项目发展,以服务钛企业为开端,未来争取服务更多的宝鸡工业企业,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希望能够带动更多教师参与项目,共同把科技论文写在宝鸡大地上。”(共青团宝鸡市委)

阅读量:2717
版权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来源于国家网信办公布的可供网站转载新闻的380家新闻单位。转载这些新闻单位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的文字、图片或视频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bjnews@163.com)。本平台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李雪彤 小编
2022-08-12 19:40:06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