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岐山臊子面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积淀,被称为周文化的“活化石”,有“神来之食”的美誉。据传,臊子面起源于西周早期祭祀礼仪,始于文王,故又称“文王面”。它以其吃法特殊、独树一帜而闻名。自古以来在岐山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用臊子面来款待客人。
酸香浓郁的岐山臊子面。(图片由岐山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原料:
小麦面粉、肉臊子、鸡蛋皮、豆角、豆腐、胡萝卜、木耳、黄花菜、韭菜、蒜苗。
制法:
1.和面。选用上好的小麦面粉,用淡盐水和面。然后静置30分钟左右,再次将面团揉光。揉的时间可长一些,面团会更筋道。
2.擀面。将面团擀开,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
3.配菜。正宗岐山臊子面的配菜包括豆角、豆腐、胡萝卜、木耳、黄花菜等,也可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搭配,将配菜切好。
4.炒底菜。将配菜炒好备用。
5.备漂菜。摊几张薄薄的鸡蛋饼切成菱形,同时,把韭菜或蒜苗切碎,作为漂菜使用。
6.调香。另起锅,将油烧热,下入准备好的五香粉等调料,慢火炒香,再倒入岐山醋,慢火熬出香味。
7.调汤。加水烧开,下入准备好的配菜、肉臊子和辣椒油,放入各种调料,最后撒上鸡蛋饼和韭菜、蒜苗碎等漂菜,臊子面汤就调好了。
8.浇汤。准备好碗,放入少量面条(量要少,俗称“一口香”),然后浇上准备好的臊子汤。
特点:
面“薄、筋、光”,味“酸、辣、香”,汤“煎、稀、汪”。
(来源:“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