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公交出行人次超1.68亿 陕西宝鸡如何释放“公交优先”政策红利?
2025-10-19 14:45:47

宝鸡尝试通过网约公交破解“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摄影

常住人口326万,公交服务供给日均45万人次,年公交出行人次超1.68亿,公交出行分担率44.4%。陕西宝鸡,这座“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是如何做到的?

10月16日,“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宣传活动(宝鸡站)启动。在这个总⾯积1.81万平方公⾥的陕⻄省域副中⼼城市,封面新闻记者围绕“公交优先”进行了采访。

一种共识

政策优先支持资金优先投入

用地优先解决路权优先保障

“陕西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公交发展作为重要民生工程。”10月16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鹏翔表示,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宝鸡近年来在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宝鸡中心城区公交车保有量1101台,公交专用道53.2公里,常规线路66条、定制线路113条,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3.38公里,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87%,平均转乘系数1.13,2024年客流量突破1.68亿人次。

“公共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民生保障的重大事项。”宝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胜仁表示,近年来,宝鸡认真贯彻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家《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强化“四个优先”——政策优先支持、资金优先投入、用地优先解决、路权优先保障。

“公交优先,规划先行,在顶层设计中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宝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莉表示,近年来,宝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扣“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定位,已将公交优先理念深度嵌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着力构建公交友好型规划框架。

宝鸡的“公交婚车”,被用户评价为“既环保又实惠”。图为婚庆公交驾驶员夫妇容青青(右)、刘欢。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摄影

一部法规

出台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明确公交优先发展地位

2023年9月,宝鸡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据了解,为巩固成果,在《宝鸡市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宝鸡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宝鸡市公交专用道管理办法》《宝鸡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规定(试行)》等政策基础上,当地不断构建“政策+立法”的多层次保障体系。

丁胜仁特别提到,《宝鸡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不仅明确了公交优先发展地位,还明确了科学线网规划要求等内容。

记者注意到,2025年7月30日由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的这一条例明确——宝鸡市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城市规划、用地保障、设施建设、交通管理、优先通行、财政支持等方面优先保障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

条例还强调——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快速公交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特色公交为补充的层次分明、衔接一体、竞争有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推动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在机动化出行中的分担比例。

宝鸡公交“王晓燕优质服务工作组”,见证着当地公交满意度提升。是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摄影

一项补贴

每年近两亿元公交补贴

人均超同类地区平均线

如何充分释放“公交优先”政策红利?

宝鸡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军表示,多年来,当地始终将公交定位为“城市空间发展的引领者”,持续推动公交从“被动适配交通需求”向“主动引领空间布局”转变。

他举例,宝鸡市政府配套出台了成本规制与绩效考核政策体系,落实每年近2亿元公交补贴,人均补贴标准超过同类地区平均水平。

宝鸡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儆表示,2024年1月,宝鸡市政府出台《宝鸡市城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办法》。同年3月,配套印发《宝鸡市城市公共交通成本规制办法》《宝鸡市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考核办法》。

他表示,通过“基础补贴+绩效奖励”的模式,精准补贴公交主营业务亏损,有效保障了企业正常运转。

据了解,宝鸡日均免费乘车群体已达11万人次,年公益性支出1.1亿元。免费助学公交已串联起34所学校,日均服务学生近8000人次。每年超过4000万人次的退役军人、高层次人才等群体享受公交出行优待政策。

宝鸡免费助学公交已串联34所学校,日均服务学生近8000人次。图为新福园中学八年级学生周盈君分享乘车感受。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摄影

一套举措

着力构建五级公交服务体系

涵盖“快、干、支、微、特”

“公交优先”是一项系统工程。记者注意到,《宝鸡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提到多个领域、多家单位。比如: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和监督工作。比如:市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执法、应急管理、审计、国资、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公共交通的相关工作。

张晓军表示,当地致力构建以“中心城区辐射、枢纽高效接驳”为核心的“快、干、支、微、特”五级公交服务体系。

他举例说,高铁站、汽车站等重点客运枢纽实现“零换乘接驳”,93条特色公交线路涵盖“学、医、商、居”等各类生活场景,8条社区微循环线路、高新区智慧网约公交成为破解“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新选择。

与此同时,立足宝鸡“文化+生态+产业”资源优势,创新“公交+N”模式,打造“青铜文化体验线”“渭河风光休闲线”“钛产业园区延伸线”“高端产业园通勤环线”等特色线路。“让公交成为‘流动的文化窗口’和产业服务的桥梁纽带‘。”张晓军说。

公交优先,不仅需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需要硬件设施、路权优化等方面的保障。

杨儆表示,目前当地已累计建成公交路权优先交叉口27个。公交专用道11条,总长度53.2公里,基本覆盖城市主干道。港湾式停靠站270个,公交场站34.9万平方米,车均场站面积达255.2平方米/标台。

谈及公交专用道建设,宝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杨平表示,目前城市主干路网已基本实现公交专用道建设任务。其背后,是会同交通运输、公安交管等部门,统筹推进公交专用道网络化建设。与此同时,根据道路条件与实际交通流特性,合理划设公交专用道,并在有条件的交叉口增设公交专用进口道及优先信号,切实保障公共交通车辆的路权优先与通行效率。

一个愿景

公交满意度目标值90%

全力争取两年之内达到

公交姓公,公益属性是公交的本质特征。在杨儆看来,市场是公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必须坚持以乘客需求为导向,通过做强主责主业,守住客流基本盘,拓展多种经营提高营收能力,让公交服务既“接地气”又“有底气”。

10月17日,记者在宝鸡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注意到“目标栏”中的一组数据——公交满意度现状值85%,目标值9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现状值44.4%,目标值50%。

“通过全力构建便捷、高效、绿色、智慧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目前公交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优选。”杨儆对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应该说,宝鸡市民的公交出行率还是比较高的。

谈及未来,他表示将继续紧扣高品质出行服务需求,从效率、智慧、品质、特色、绿色五个方向精准施策,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公交服务体系。“争取两年内,将公交满意度提升至90%。”(来源:封面新闻)

阅读量:2571
楠桠 小编
2025-10-19 14:45:47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