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就业创业典型】劳务品牌“西岐名吃美食师”形象代言人郝忠平——打造“金名片” 铺稳就业路
2025-09-23 08:19:17

如今,在宝鸡岐山县,一碗小小的岐山臊子面,早已是飘香四海的“产业面”。

以岐山臊子面为代表的西岐名吃不仅用美食串联起了文旅产业,更以劳务品牌为载体,打造出就业的“金名片”,为当地百姓在“家门口”铺就了致富路。

“面要薄筋光、汤要煎稀汪、味是酸辣香。”岐山天利花酒店,一场培训正在开展。

今年55岁的培训老师郝忠平,是宝鸡天利花酒店的负责人,也是劳务品牌“西岐名吃美食师”代言人。从事餐饮业30多年,各种西岐名吃的制作他信手拈来。一说到臊子面,不善言辞的郝忠平打开了话匣子。

“陕西人爱吃面,各种面食种类繁多。但在关中,当属岐山臊子面最为有名。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自古以来就是各地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美食。”郝忠平说。

出生于烹饪世家的郝忠平,其父亲郝福明曾是岐山县有名的掌勺师傅。受其父影响,郝忠平从小就立志要继承父业,做一名西岐饮食文化的传承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郝忠平先后前往西安和宝鸡两地的饭店打工学艺,认真钻研烹饪技术,厨艺得到了快速提升。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和经验积累,1995年,郝忠平回到家乡开办酒店,努力开发西岐地方名吃及特产辅以精工制作的上百种面点小吃。

“为充分发掘岐山民俗文化内涵和名吃资源,我们不断加大对传统名特小吃的开发力度,使其成为系列产品,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品牌。”郝忠平说。

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郝忠平又注册成立餐饮公司并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岐山臊子肉、擀面皮等地方风味产品。后来,他又投资380万元建成食品加工厂,采用“食品厂+餐饮+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形式,不仅促进了企业发展,而且为当地农户拓宽了新的致富门路。

“经过多年发展,以岐山臊子面为代表的西岐名吃,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道美食,更是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郝忠平说。

以最负盛名的岐山臊子面为依托,岐山县当地政府嵌入擀面皮、油酥锅盔、酥饺等特色名小吃,打造“西岐名吃美食师”劳务品牌,做大“一碗面”经济。

近年来,郝忠平先后与宝鸡市、岐山县人社部门等单位联合举办全县厨师技能培训、扶贫开发“雨露计划”酒店服务礼仪烹饪技术培训、岐山名吃创业技能培训等各类免费培训班130余期,累计为当地及周边地区解决就业1.2万余人次,带动创业1000余人。

郝忠平坦言,提高技术含量是壮大劳务品牌,让从业者赢得市场认可的根本。他联合人社部门举办技能培训,其目的就是能让从业者稳定就业,并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在岐山县,通过“西岐名吃美食师”劳务品牌的系统培训,不少创业者和技能人才走出宝鸡,在全国各地经营起“西岐名吃”餐饮店。

有一技傍身,不愁没钱挣。以郝忠平为代表的“西岐名吃美食师”,通过一技之长让劳务品牌成了就业“金名片”,也让更多百姓创家业、让能人创企业。

“‘西岐名吃美食师’劳务品牌的成功打造,从根本上推动了陕西乃至西部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成为一张具有陕西特色的名片。”郝忠平说,这张名片不仅将传统手工技艺转化为地方特色产业,还带动整个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劳动者致富增收。

“以‘西岐名吃美食师’为代表,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建设了20多个特色劳务品牌,有效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宝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2024年,“西岐名吃美食师”劳务品牌累计带动就业创业9.5万余人,本行业领域吸纳就业创业5.6万人,累计产值已达171亿元,发展食品加工企业600多家。

“我省已出台《陕西省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在全省广泛开展劳务品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支持各类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开设特色专业,开发多个专项技能考核项目,提升从业人员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全省共培育认定劳务品牌158个,劳务品牌相关行业领域的引领单位202家,带动就业创业近400万人。”陕西省劳务交流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来源:陕西日报)

17585...

阅读量:2522
楠桠 小编
2025-09-23 08:19:17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