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融媒 胡宝林)近日,市档案局(馆)和市文联组织开展了“解密档案文化讲好宝鸡故事”作家走进档案馆活动。作家们参观了市档案馆的几个展览后,纷纷感叹:没想到宝鸡的档案资源这么丰富,让人大开眼界,这里面大有故事可讲。
对一个作家抑或热爱写作的人来说,如何让更多档案中的记载走出沉寂的档案库、飞出灰色的档案袋,进入读者的视野和心灵,达到感染人、启迪人、鼓舞人的效果?笔者以为,这需要通过激活档案资源来讲好宝鸡故事,其中最关键的,是在尊重事实、保证事实准确的前提下,用文学之笔,把档案中的记载转化为有温度、有色彩、有情怀、有思想的历史文化故事,以感染力强的文学作品形式走近读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这两点上着力:
深入挖掘,“消化”档案资料。以档案资料为素材创作的时候最容易碰到的难题是:档案记载的史料博大精深,涉及的信息方方面面又非常零散,难读、难解。所以,要广泛、深入地挖掘档案资料,好好“消化”档案资料,努力使其化为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血肉”。这一过程中,有些档案记载需要找到关联文字记载以便全面把握、理解,有些还需要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亲历者、研究者来还原事实过程及细节,总之得下足功夫。
活化利用,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之文。在充分挖掘、“消化”档案资料之后,就进入写作环节了。写作过程中,在保证事实准确的前提下,要按照文学创作的规律,动用一切能用的创作手法,努力写活、写好作品。要带着真挚的感情去创作,还原历史的现场、生活的现场,要结合自身经历和思想认识,表达自己独特发现,写出自己的个性,引起人的共情共鸣,给人以启迪。
宝鸡历史悠久,档案资源丰富,是一座档案文化的宝库。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挖掘、活化利用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源,讲好宝鸡故事,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宝鸡、爱上宝鸡,提升我们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