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鸡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有一位“明星”驾驶员,二十余载悠悠岁月,她取得了“零事故、零违章、零投诉”的优异成绩,在每一次停靠、每一句叮嘱中,将文明理念传递给每一位乘客。
8月25日,在市区行政中心公交调度站“王晓燕优质服务工作小组”的工作室里,王晓燕正在给驾驶员宣讲先进事迹,过了一会儿,她又马不停蹄地去61路公交车上讲文明礼仪。在王晓燕眼中,公交车就是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要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1998年,王晓燕成为一名公交驾驶员。她认为,要开好车,就要摸透车上零部件的“脾气”,她利用闲余时间,追着老师傅问个不停。当时的公交车多为老旧车型,检修车辆得钻到车底,为此她的衣服常沾着油污和灰,但她没有怨言。由于K15路公交线路客流量大、道路复杂,她在下班后、休息日就到沿线站点熟悉路段情况、掌握细节。王晓燕说:“累是真累,但看着车子顺当跑起来,心里就很踏实。”
王晓燕在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对老人要关心,对外地乘客要热心,对小学生要有爱心,对病、残、孕等需要特殊照顾的人更要细心。“有次行车过程中,一名儿童哭闹不止,担心其他乘客不满,我拿出随身带的糖果给他,他瞬间安静了下来。”王晓燕说,她车里的“爱心袋”中,急救药品、充电线等物品曾多次解决乘客的困难。面对乘客,王晓燕总是微笑相迎,有老弱病残、孕妇、抱婴儿的乘客上车时,她主动帮忙,并提醒乘客让座;每次车停在站上,她都前后看看有没有赶来的乘客,尽可能让他们安全、快捷乘车……收到乘客点赞时,王晓燕觉得很欣慰。
2020年11月,宝鸡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专门成立“王晓燕优质服务工作小组”,王晓燕为首任组长。这支队伍以“传、帮、带”的形式,根据每个调度站的实际需求,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培训。她率先带动小组成员开展口语服务、适老化服务等,还录制“晓燕微视频”,通过“进班组、进车厢、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普及文明乘车知识和公共交通安全文化,倡导群众文明出行。
2021年,王晓燕转岗,为驾驶员提供后勤服务。她深知一线工作非常辛苦,特殊情况较多,驾驶员有时情绪波动较大,便耐心地将经验分享给驾驶员,被大家称为“知心大姐”。
“当好驾驶员没那么多诀窍,重要的一点是要把乘客当家人,想着怎样让他们舒坦和放心。”培训年轻驾驶员时,王晓燕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会对年轻驾驶员全程跟车、指导,现场演示如何解决驾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帮他们提高安全行车技能和服务水平,提升他们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令人欣喜的是,小组成员通过创新维修设备,改进维修工具,有效降低了公司新能源车辆的维护成本。
“其实我的工作有时候挺得罪人的。”王晓燕说,除了专心投入“王晓燕优质服务工作小组”的工作,她还要查看收到的投诉工单,遇到问题她会调出视频再三确定,发现好的行为时就表扬驾驶员。她告诉笔者:“方向盘连着人心,你硬邦邦的,乘客心里堵得慌;你软和些,车厢里的气氛就好了。”王晓燕总是提醒驾驶员多使用“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公交“十字文明用语”,对待乘客态度和蔼一些,说话语气柔和一点,让乘客有更好的出行体验。这些年,王晓燕爱岗敬业,真情服务乘客,获得了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公交司机、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十佳公交车驾驶员、宝鸡市十佳巾帼建功标兵、宝鸡市十佳青年文明使者、“文明宝鸡代言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王晓燕的带动和影响下,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不少员工争做文明人。如今在该公司,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市区蟠龙大桥上大量现金随风飞舞,公交司机与路人爱心接力寻回;公交驾驶员和民警帮三岁孩子寻找家人……据统计,今年1至7月,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做好事2279件,拾金不昧金额达20780.7元。
王晓燕接受采访时说,《宝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以来,她发现乘公交车时自觉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公交车智能化、人性化服务不断提升,主动为特殊乘客让座的人明显增多,她对此感到十分高兴。她表示,将继续发挥“文明宝鸡代言人”的作用,带动和影响更多身边人加入文明城市建设中,共建共享美好生活。(董璐 李玥璇)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