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文明之光,循法治之道。
2022年5月1日起,我市正式施行《宝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条例》记于心、践于行,也结出了丰硕成果。
城市交通有序、街道整洁如新、市民礼让成风……文明行为融入日常点滴,折射出宝鸡这座城市的蓬勃活力和独特魅力。
陈仓区投用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
生活环境更友好
市民从“旁观者”到“主人翁”,以行动反哺城市文明生态。
从“要我分”到“我要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提高。在我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摆放整齐的四色垃圾箱,垃圾分类公益广告设计精美、构思巧妙;社区里,功能完备的垃圾分类亭、智能垃圾回收设备陆续投入使用,市民自觉分类投放垃圾;走进校园,学生精心制作的工艺品、小发明琳琅满目,垃圾分类已成新风尚;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更是让市民争当“分类达人”……
从“放养”到“规范”,健康、安全、快乐、共享养犬更“护宠”。市民自备内含拾便袋、遛狗绳、犬牌的“工具包”,出门遛狗牵绳、避免近距离接触小孩、老人、孕妇等人群成为共识,在一些社区里,形似小木屋的宠物粪便收集器安装到位,随手清理犬只粪便等文明行为成常态。
各个建筑工地也变身为“文明窗口”。错落有致的绿色围挡,醒目的安全生产标语,生动形象的环保宣传画,低噪声的施工设备与降尘喷雾装置等,逐步实现了建一座工程、美一片天地、暖一方人心的图景。
健康文明常相伴
在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广大市民文明健康生活的脚步从未停歇。
前不久,宝鸡火车站广场自助图书馆投用,渭滨区文化艺术中心城市书房正式运营,我市不断新增的阅读空间,使全民阅读的氛围更浓厚。我市倾力打造的“书香陈仓 文明宝鸡 我领读”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使市民在书香与乡情中涵养精神气质,阅读成为可触摸、可参与的生活方式。
我市众多酒店、餐馆内,设置了文明用餐相关提示牌及公筷、公勺,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宣传节约粮食的公益广告。工作人员也会按顾客口味和意愿,合理为其推荐菜品,顾客按量点餐,将剩餐打包。
此外,我市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探索出“全域谋划、婚俗改革、宣传引导”移风易俗新路径。截至目前,我市116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明确红白事参与人数、办理天数、随礼标准;636支红白事服务队、1734名乡村能人参与红白事引导、监督、管理,群众婚丧嫁娶消费降低了三成;687个积分超市将红白事新办简办、文明家庭建设等纳入了积分项目。
文明习惯渐养成
每逢节假日,我市各大景区游人如织,景区增配志愿者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游客有序排队进入景区,文明参观,不随地丢弃垃圾,不随意攀折花草树木,更好维护景区生态环境、自然原貌和历史价值。触碰文物、乱涂鸦、大声喧哗、拥挤吵闹等不文明行为逐渐减少,文明旅游成为美丽风景。
车辆礼让行人、行人有序过马路、市民乘车自觉排队……宝鸡的街道秩序井然,市民出行更有安全感。在上下班高峰期,在城区多个十字路口,交警劝导指挥,市民遵守交规,文明出行意识明显提高。公交车上,乘客抓好扶手,不随意走动、打闹,轻声交谈;为老人、残疾人、孕妇让座,尽显尊老爱幼、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新能源公交车、共享单车普惠便捷,市民出行更环保、更绿色。
你瞧,文明标语随处可见;你听,稚子童声传递正能量……三年时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铺开,崇德向善的力量持续汇聚,城市文明建设愈发可感可触。
《宝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让文明城市持续“保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广大市民纷纷表示,生活在天蓝、水清、人美的城市,感到无比幸福和骄傲……
(宝鸡融媒 董璐)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