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日前闭幕的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等各项工作,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这为我市新时代民生建设绘制了精细蓝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以来,我市顺应人民期待、满足群众需求,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城镇新增就业2.8万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32万人;改造提升11个市区重点片区、156个老旧小区;新增43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24个教育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市中心医院港务区院区开诊运行;一系列有温度、见实效的举措,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必须拿出“绣花”功夫,做到精细精准,久久为功。在促进就业增收上,要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积极实施就业服务提质、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三项工程”,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要积极推进农村居民增收三年行动,发展特色产业,激活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让农民腰包鼓起来,生活有奔头;要持续做好“一老一小”服务,推进县级医养结合体、“一镇一养老院”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落实好育儿补贴和保教费减免政策,开展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提质行动,实施城乡公共空间适儿化、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进一步彰显“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要加快口腔医院高新院区等25个卫健项目建设,提升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服务水平,建成东城实验学校等16个重点教育项目,推进县区科技馆建设,扩大体育场馆开放共享范围,提升城乡健身场地设施功能,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深化村集体经济组织资助居民参保工作,落实“单人保”等救助政策,提升残疾人托养服务覆盖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把一个个民生“问题清单”变为百姓的“幸福账单”。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检验的是执政为民的初心,衡量的是治理现代化的成色。当前冲刺“十四五”、谋划“十五五”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站在新征程上,我们需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民生痛点作为工作重点,将群众表情作为政策晴雨表,在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只有让民生答卷写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共同绘就宝鸡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新图景。
宝鸡融媒评论员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