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宝鸡】工业重镇的“碳减法”账本——“十四五”节能减排的宝鸡实践
原创 2025-08-11 10:09:03

宝鸡,这座铭刻华夏工业基因的西部工业重镇,正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着一场绿色革命。当“十四五”前四年全口径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2.5%的数据出来时,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机器轰鸣与绿电奔涌的交响中,书写着“高碳”向“低碳”的蝶变。

曾几何时,宝鸡在工业上虽有机床轰鸣、钢花飞溅的“硬核”荣光,但也有工业是碳排放主要来源的尴尬。而今,宝鸡的选择超越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西电宝鸡电气7万平方米厂房屋顶的光伏板与车间里高速切削的精密机床共存;冀东水泥窑吞噬6万吨生活垃圾,替代5%燃煤的热能;宝鸡高新区实行节能减排指标“一票否决”制度,培育出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全省绿色工业园区……

转型的刀始终两面开刃,城市的呼吸也在为这场“低碳”革命作证,年度295个蓝天展示着“宝鸡蓝”的魅力。PM2.5浓度14.9%降幅的背后,是我市发放的数十万份禁燃倡议书得到群众广泛认同和遵守,是3067家公共机构人均能耗约1.5%的下降。

宝鸡隆核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100兆瓦光伏复合发电项目(仰源电站)

在2025年初秋回望,宝鸡的答卷早已超越数字本身。当老工业基地的齿轮咬合绿色发展的链条,当“一企一策”技改项目呈燎原之势,这座城市用行动诠释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工业精神,从不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在自我革命中寻找与地球共生的新平衡——宝鸡,正在发展与生态的携手中阔步前进。

红线与绿道

碳约束下的政策创新

“双碳”是时代命题。宝鸡,这座深植工业基因的城市,正在“发展”与“生态”的天平上重新校准刻度。宝鸡的低碳转型,从不是技术与自然的简单博弈,而是一场关乎规则重构的深层叙事——政策之“规”画出生态之“圆”,法规之“矩”丈量民生广度,在钢铁森林与青山绿水之间,搭建起一座可量化、可触摸的桥梁。
  这一精神,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在重点区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我市农村人口众多、生活范围大,其生产生活方面同样是低碳节能的重点区域,须臾不能放松。市上先后制定《宝鸡市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要点》《宝鸡市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等,覆盖全面。农田里,废旧农膜不再随风飘散,科学的回收体系与常态监测点织就资源循环网络,回收率跨越88%大关。秸秆亦非废弃之物,“三化利用”路径清晰,粉碎还田滋养地力,饲料化、基料化拓展价值,96%的综合利用率使其真正化身“金色财富”。

“大冬天家里很暖和,过冬不发愁。不烧煤、不掏灰,院里屋里都变得干净多了!”王吴娟是陇县天成镇张家山村村民,全家6口人,是脱贫户。曾经,天气转冷前就要张罗着买煤、存煤。自2019年参与全市清洁能源替代改造以来,政府给她家里配发了电暖气、电热毯、电磁炉等取暖和厨房设备,每年全家还能领取几百元的电费补助,王吴娟逢人便夸“使用清洁能源就是好”。

自2019年市上全面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工作起,根据制定的《宝鸡市散煤治理清洁能源替代补助方案》,对已完成改造且正常运行的农户,按照实际用量每年采暖季给予600元清洁取暖运行补助,2024年至2025年采暖季,全市发放补助资金2.07亿元。目前,已实现全市农村地区清洁能源替代全覆盖,清洁取暖率达到95%以上。

陇县华润丰台山100兆瓦风电项目

看看这些铁纪律:《宝鸡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宝鸡市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宝鸡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宝鸡市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要点》……近百条规章制度涉及方方面面、周密细致,构建起一个科学可操作的“系统”,围绕一个目标定向发力,足以使人感到宝鸡人追求低碳生活的决心和付出。
  市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说,工作中对标产业目录和政策清单,鼓励类优先、限制类控制、淘汰类禁止。“十四五”以来,全市焦化、水泥、铸造、陶瓷等11个行业无新增产能。西电宝鸡电气成功入选2024年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名单,宝钛等企业进入国家级零碳近零碳工厂试点名单。

截至2024年底,宝鸡创建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49户,绿色设计产品4类,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户,绿色工业园区1个,绿色发展道路愈发宽广。

回望“十四五”以来的绿色账本,12.5%的万元GDP能耗降幅背后,是制度之力将散落的星光聚为火炬。

陇县330kV汇集站

从农田的秸秆利用到工厂的光伏矩阵,从农民的取暖账单到产业的碳汇清单,宝鸡用一场规则引领的静默革命证明:低碳转型的深层密码,不在技术参数的堆砌,而在制度设计与民生福祉的共生共荣。当政策之“圆”画出发展之轨,这座老工业城市终在“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中,蹚出一条可复制的绿色大道。

从黑金到绿电

能源革命的宝鸡路径

当黑金血脉仍在中国工业肌体中奔涌,而这座曾以青铜铸鼎的城市,却在用更多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宝鸡的选择,是在机器轰鸣处植入“光”的基因——规上工业41万吨非电煤炭的压减量,乡野间清洁能源跃动的星火,共同构成了这场绿色革命的底色。

走进位于千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陕西康特陶瓷有限公司,宽大的厂区干净整洁,生产、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井然有序。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主要从事建筑陶瓷的制造及销售等。2024年公司淘汰高能耗、环保治理设施落后、附加值低的陶瓷生产线,投资4000多万元引进国内先进的全套自动化陶瓷生产线。生产线的更新换代、窑炉余热回收利用,使得公司年节煤5000吨左右,产能提升20%,产品附加值提升2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幅明显。

陕西康特陶瓷有限公司只是宝鸡降碳行动的一个案例。这些生动案例的背后是相关部门的扎实工作:科学编制印发年度控煤方案,完善市县控煤工作台账,逐月研判煤炭消费情况,及时通报县区时序进度排名。通过逐年控制全市陶瓷等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倒逼企业自主开展节能技改,从2021年到2024年,宝鸡连续4年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规上工业非电力煤炭消费量控制目标。

陕西康特陶瓷有限公司引进国内先进的全套自动化陶瓷生产线

麟游,这个坐拥麟北煤田却执意追“风”的县,正以产煤大县的身份在风机叶片的旋转中,书写着最富张力的绿色辩证法。

来到麟游县境内,山脊上风力发电的叶轮随风转动、向阳山坡上一块块光伏板排列整齐、公共区域内新能源充电桩方便居民,映入眼帘的全是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生动画面。麟游是产煤大县,又是首批入选的省级“低碳近零碳”试点县,现实与要求形成对立,给工作带来挑战。

大局为重,制度先行。县上编印《麟游县低碳近零碳试点建设方案(2023—2025年)》,探索一条清洁能源多元发展的“麟游路径”。风电项目、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先后投产。招贤镇招贤村堡子搬迁点实施的分布式光暖项目,是宝鸡市首个分布式光暖项目试点,通过“屋顶分布式光伏+热风机”的形式,为当地80户群众安装光伏板,并为每户安装空气源热风机两套;徐矿10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建成投用。综合这些不同的清洁能源,麟游县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0吨。

此外,智慧低碳县域综合能源管控中心,集软硬件管控于一体,配备先进的分布式光伏供电系统,实现对重点用能单位、政府机关、学校等综合用能管理,还为政府提供便捷的能耗数据查询,为“双碳”目标和节能指标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产煤但不放开用煤,走清洁能源替代的新路子,经济社会更加阔步向前!麟游仅仅是宝鸡县域减碳的一个代表。利用清洁能源是低碳的关键,根据宝鸡的特点,大力发展多种清洁能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正逢其时。

正值暑期,陈仓区香泉镇一座大山深处,蝉鸣花香,比天气更热的是这里的陕西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工地上,工人师傅挥汗如雨,正在进行电站通风洞风钻作业、吊装生活楼房、清理进场公路边线、焊接台车,一场时长达六七年的施工大战逐步展开。

专班工作人员介绍,此电站为国家一等大型工程,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总投资147.8亿元,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以减少151.8万吨标煤的消耗,节煤、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观。

陕西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

回望“十四五”以来的能源账本,新能源如绿色星座点亮关中,清洁电力流过城乡血脉。但比数据更动人的是,12.5%的万元GDP能耗降幅背后,一个老工业城市对生存逻辑的重构——当麟游的煤矿旁矗立起换电站、当康特的陶瓷从窑火转向光电、当抽水蓄能电站将重力势能铸成零碳钥匙,宝鸡终于参透发展的真谛——真正的能源革命,在于传统能源被清洁能源替代。

从生产到生活

传统思维的基因重组

在机器轰鸣的时代背后,一座城市的选择正悄然书写着未来的篇章。当宝鸡市中心医院的手术室灯光点亮,那光芒不仅照亮了精密的刀尖,也映照着一种更为深沉的力量——一场静水流深、指向未来的绿色转变正在悄然进行。

2.63亿元投入医疗设备更新迭代,那些被取代的老旧影像机、治疗仪等,并非简单的钢铁退役,而是关乎生命健康与地球呼吸的庄严转身——高效节能的新设备正以其精准之“手”,在为生命提供更优守护的同时,悄然纾解着大地与电网的重负。

这抹从医疗行业透出的绿意,只是整座城市涌动春潮的一小部分。

目光投向那个常伴“高碳”标签的建筑行业,它曾沉默吞噬着半数的全国碳排放总量。如何驯服这头“巨兽”?宝鸡,将这里视为撬动未来的关键支点。不再是空泛的口号,近十份如“春雨”般细密的政策悄然润泽:《宝鸡市城乡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勾勒蓝图,《关于城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通知》筑起刚性围栏……一套严密的规则体系,为城市的绿色发展奠定了制度的基石。

于是,创新的嫩芽在规则守护下蓬勃生长:“蟠龙观山堂”以75.6%的惊人节能率,将装配式建筑的轻巧身姿树立成标杆;“工会幼儿园”捧回的首个“绿色之星”证书,标志着萌芽已被认可;迁建中的市中医医院,屋顶那片光伏板织成的“能量之叶”,正轻柔捕捉每一缕阳光,年均发电量达36.56万度。“十四五”期间,超过25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建筑破茧而出,“如意茵香”“九里雲华”“翡翠上著”等一批绿色明珠傲然挺立——它们不仅超额完成目标,更以“如意茵香”省级示范的身份,深入探问着建筑的生态潜能。还有一张由30个地热项目编织的温暖网脉,将655万平方米的空间拥入清洁暖流的怀抱,让低碳的温度融进城市的血脉。

耕耘终有回响。绿建筑成的楼宇长廊(累计162万㎡公共建筑实现100%绿色化),不仅在阳光下折射出新的轮廓,更在空气中凝结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每年约15.84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

这变革的浪潮,亦激荡着城市的流动脉搏。老旧的国三柴油货车共777台谢幕,让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新能源为笔触的绿色画卷正渐次舒展:180余台新能源物流车化作清新的风,穿行于市巷;街头巷尾,新能源出租车比例攀升至80.4%;公交车队列中,62.85%已成为静谧的绿色使者;4380个悄然扎根的充电桩,如同遍布经络的活力节点,共同将城市驱动引擎调至更加清朗、轻盈的节拍。

一组数字令人关注:从2022年全市GDP增长2.8%(第二产业增长2.4%),到2023年稳健上扬3.3%(第二产业增长3.1%),再到2024年跃升5.6%(第二产业增长5.5%)……尽管采取了淘汰高能耗、环保治理设施落后、附加值低的生产线,压减非电煤炭等低碳节能措施,但全市GDP增长仍走出稳健上行的曲线,特别是第二产业增长日益强劲,与这座城市在绿色转型上付出的努力同频共振。

这绝非偶然的同频共振。环境保护,并非经济增长的羁绊,从长远来看,环境保护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两者的内容也是统一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

森林碳库与公民碳账

多元共治的绿色哲学

人类向蓝天借力,在青山播种希望——这并非神话,而是宝鸡北坡塬上,螺旋桨划破长空“写”下的现实诗篇。

当直升机一次次载着油松、侧柏的种子飞向岐山四方山、千阳高崖,乃至秦岭的褶皱深处,飞播造林的律动便成为这座城市与大地和解、与碳元素博弈最富想象力的注脚。这是在天地间架设起无形的导管,将大气的负担悄然注入森林的根系,是源头减排的生动实践。

天空的画笔,需要大地的耐心承接才能绘就葱茏长卷。所幸,宝鸡的土壤早已蕴藏绿色基因——56.04%的森林覆盖率如绿色冠冕,让每一次绿色的扩张都底气十足。去年,9400亩的新林海破土,19万亩林地的枝叶被精心梳理,其核心脉络便是用科学之手,持续增强森林这颗“大地巨肺”的呼吸深度与固碳力量。“十四五”期间,133.7万亩的造林画卷、78.75万亩森林的抚育乐章,连同草原生态的科学休养生息,都在为这片土地上的“绿色碳库”持续扩容,提升其从空气中“汲碳造血”的代谢能力。

如果说面积与修复是碳汇的躯干,那么可持续的“生长逻辑”便是其不竭的灵魂。宝鸡正在智慧求解“以林固碳”,让生态的付出与经济的回馈,在自然的账簿上找到奇妙的动态平衡点。

远山森林绵延如墨,近处方寸绿意亦浸润民心。宝鸡深谙:绿色的福祉,既在苍茫林涛,更在推窗可见的瞬间。“百姓身边口袋公园”行动,是将“公民碳账”具象化为触手可及的春色。从踏破铁鞋的寻址摸排,到“百姓园林·共享绿色”理念在省级竞赛捧回荣光——这不仅是城市间隙的点睛之作,更是将绿色“活细胞”巧妙植入城市的每一条微细血管,让市民转角遇见生态的“小确幸”。

陇县新型材料产业园光伏生产项目

这些星罗棋布的“口袋微碳汇”“心灵后花园”,连同绿化工匠的持续淬炼,共同织就了一张细密、温润的城乡生态生活网,让绿色不只是远方的宏大叙事,更是呼吸间的日常感知。

若将镜头推远,绿潮奔涌之下,河床深处的“暗礁”亦需正视。放眼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已步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顶层设计接连出台,随之显露的,是我市转型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深层羁绊——

产业的“骨骼”沉重:传统高碳行业如磐石压舱,新兴绿色产业(医药、电子、新材料)及轻盈的服务新枝,尚显纤细,难以独自承重;

结构的“惯性”难改:“三偏”格局(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如同经年累月的沟壑,非一日之功可填平;

减污降碳的“肩担”叠加:节能降耗、“两高”规范、煤炭瘦身……再叠加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千钧重压,每一步都需精微计算;

制度“缝隙”的弥合之渴:碳排放的监管视线尚未编织成无缝天网,政策与统计之间尚存亟待弥合的数据断层。

这些挑战,正是宝鸡绿色跋涉路上绕不过去的“坎儿”,也是未来着力解决优化的方向。

宝鸡的这场绿色跋涉,是在传统工业血脉中注入生态基因的艰难实验,是在重与轻、快与缓、新与旧之间寻找黄金平衡点的复杂方程式。它正在宝鸡1.81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诉说——源头降碳绝非一蹴而就的浪漫想象,而是一场集科技之勇、制度之智、全民之识,在挑战与机遇的峡谷中,执着开凿通途的壮阔征程。路阻且长,然每一步深掘,都在为未来积攒跨越的力量;每一片新绿,都是城市肌理中的生长年轮。(宝鸡融媒 马庆昆 照片由赵彬瑞 赵志华拍摄)

阅读量:2271
李雪彤 小编
2025-08-11 10:09:03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