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行万里路”更为重视。中国青年报对1338名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夏天,55.2%的受访者选择用毕业旅行告别校园,其中,67.8%的毕业生认为毕业旅行是一种丰富人生体验、促进个人成长的活动,81.8%的毕业生认为旅行中的成长更重要。这反映了当代青年对毕业旅行的主流认知已不仅仅是打卡拍照、吃喝游玩,而是更加注重探索世界、融入社会的躬身实践。
“旅行”与“旅游”,虽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旅游偏向观光、休闲、消费,而旅行重在“行”,侧重于体验、思考和成长。越来越多的青年在旅途中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在戈壁荒漠上见到生态保护的成果,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在革命老区重温峥嵘岁月,感受“初心使命”的重量;在博物馆里“触摸”历史,体悟“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这些旅途见闻与课堂知识相互印证,让青年人的认知体系更立体、更深刻。
“绝知此事要躬行”。毕业旅行给青年提供了一个融入社会的契机。它可以锻炼青年人独立生活和决策的能力,通过分工合作规划行程,更好地与他人沟通、磨合;在陌生的城市规划路线,在途中应对突发状况,在与不同人群的交流中拓宽视野……这些经历让年轻人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渐褪去“学生气”。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义工旅行”“研学旅行”等深度体验方式,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这种将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将书本知识内化为个人素养,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人生观。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广大青年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既在书本里汲取智慧,也在实践中检验真知;既完成个人发展,也担当时代使命。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从“纸上得来终觉浅”到“绝知此事要躬行”,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旅行中思考人生价值,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成长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来源:陕西日报)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