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疾控:2025年8月份健康提示
2025-07-31 09:15:29

八月暑气正盛,高温与雨水天气交替出现,天气炎热潮湿,蚊虫、苍蝇等病媒生物活跃,病原微生物繁殖旺盛,同时暑期旅行旺季来临,外出旅游、露营、就餐等机会增多,易发生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鸡市卫生监督所)温馨提示:注意预防手足口病狂犬病食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同时也要注意防范洪涝灾害高温中暑

图片



图片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6型、EV71型等)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以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为主要症状,少数重症可能引发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


健康提示

1. 及时接种EV71疫苗接种该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2. 做好个人与儿童防护。指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彻底洗手。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3.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家庭常备“84”消毒液,定期对儿童的玩具、其他用品等清洗消毒。

4. 做好日常健康监测。留心观察孩子的手、足、口、臀部等是否出现皮疹等症状,一旦出现发热、皮疹或口腔疱疹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5. 重点机构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暑期仍上课的校外培训机构、托管机构等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患儿及时隔离上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防聚集病例发生。





图片
二、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夏季闷热天气容易使犬类烦躁、冲动,同时夏季人们的衣衫较为单薄,被动物咬伤、抓伤的风险增高。

健康提示


1. 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圈养好自己的宠物,及时主动给宠物免疫,不要随意遗弃。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

2. 提高防护意识。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遇到陌生的猫、狗等动物时,不要挑逗、玩弄,不要奔跑或猛跑猛跳,更不要踢打、拉扯,减少被抓伤和咬伤的机会,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3. 科学规范处置。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门诊进行规范化处理。

4. 暴露前免疫。对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包括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驯犬师等,应当进行暴露前免疫。

图片
三、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子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夏季高温高湿,食品容易腐败变质,加之天气炎热人们有喜食生冷食物的习惯,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也相应增加。


健康提示

1.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2. 严把食品质量关。不购买变质的禽、蛋、肉、水产品等原材料。加工食品时做到生熟食物分开,厨具、容器生熟分开。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尽量不食用,如再次食用应彻底加热。

3. 外出就餐注意安全卫生。一定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尽量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水,不吃腐烂的蔬菜、水果,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和野生植物。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污染风险。汛期,特别注意饮水安全,不直接饮用未经任何处理的地表水、雨水、洪水等,饮用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4. 食物储存需注意。夏季,尤其是汛期高温、高湿,尽量不要一次采购和储存大量食材,短期存放食物应注意低温、防尘、防蝇虫、防鼠和隔水防潮。

5. 特殊食物风险应注意。生豆角或未煮熟的豆角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素,可能引发中毒。因此,豆角烹饪前需清洗干净,烹饪时需煮熟煮透食用。

6.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当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身边有腹泻患者或家人腹泻时要注意饮食隔离,做好餐具等消毒。


图片
四、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属于媒介生物传染病,以蚊、蚤、蜱等节肢动物为主要传播媒介,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8月份,人们外出旅游、避暑纳凉等接触大自然机会增多,蚊虫、蜱虫等叮咬的风险增大,应注意防范虫媒传染病发生。


健康提示

1. 接种疫苗。有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如乙脑等,接种疫苗是预防该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市有乙脑减毒活疫苗,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

2. 防止蚊虫叮咬。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防蚊用品,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长裤,外露皮肤及衣服上喷涂蚊虫驱避剂等进行预防。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 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定期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清除积水容器。室内外功能性水体严密加盖并定期换水,或饲养观赏鱼、定期投药进行灭蚊。

4. 及时就医。近期市民如有计划前往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登革热、疟疾、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工作或旅游,应做好个人防护。回国后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如实告知医生旅行史或居住史。

图片
五、洪涝灾害

夏季多雨,可能引发洪涝,不仅影响民众生活,还可能引起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皮肤病等,需注意做好健康防护。


健康提示

1. 关注天气信息,做好物资储备。目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建议人们实时关注气象部门的暴雨预报,了解预警信息。暴雨来临前,低洼地区房屋门口应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及时清理室外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家里准备应急物资,包括充电宝、饮用水、方便食品,以及感冒药、消炎药等常用药品。

2. 做好自我防护。洪涝灾害过程中要防止溺水,避免在洪水中行走或驾车,撤离时应向高地势转移。同时严防触电,如发现电力设施(如高压线铁塔倾斜、电线断头下垂)损坏时迅速远离,避开直接触电和地面“跨步电压”风险。此外,避免接触老鼠等野生动物以防咬伤,处理动物尸体时务必佩戴口罩和手套。受伤后尽量保持伤口清洁并避免接触洪水,若不慎接触,须立即用清洁水和肥皂冲洗,防止感染。

3. 做好环境卫生与病媒防制和消毒。洪灾过后,应注意室内外环境的清洁与卫生防护。洪水过后及时清淤,修整厕所、牲畜圈,清除易腐烂变质的动物尸体和植物。做好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时消毒与清运,减少病媒孳生。检查房屋结构损毁情况,提前通风,检查是否存在电源线脱落和气体泄漏。对房屋进行整理、清洗、消毒。




图片
六、高温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以体温升高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全身性疾病。


健康提示

1. 合理安排外出。关注高温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尽量避开12时~15时出行或劳动,如确需外出,宜穿着轻便、宽松、浅色衣服,务必做好防护: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打遮阳伞,备好饮用水或防暑降温药品等,避免户外跑步、骑行、登山等剧烈活动。企业应根据当地天气情况,科学调整工作安排,尽量缩短户外作业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2. 科学补充水分。高温作业人员应补充与出汗量相当的水分和盐分,最好方式是供给含盐饮料,一般每人每天供水3-5升、盐20克左右。饮水方式以少量多饮为宜,不要等口渴时再喝水。企业可在高温天气为劳动者供给绿豆汤、冷饮及其他清凉含盐饮料等。

3. 注意饮食休息。高温环境劳动时,能量消耗增加,建议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足够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少食多餐,切忌过饱过腻。此外,劳动者在夏季也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4. 配备防暑药品。高温天气确需外出人群,可以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丸等药品。企业可在车间设置急救药品柜,配备一些防暑药品,随时使用,以防中暑发生。

5. 警惕封闭汽车内长时间停留。高温天气封闭汽车内的温度可达70 ℃以上,健康人处于封闭汽车内约5-10 分钟可能导致热射病发生,超过10分钟可能致死,故夏季不要长时间处于封闭汽车内。

(素材来源:宝鸡疾控)

QQ截图20240613165901.jpg


阅读量:2460
陈云哲 小编
2025-07-31 09:15:29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