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消息,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目前正值暑期,人员跨区域流动性较大,蚊虫密度较高,我市暂未发现病例,但存在输入风险。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发生,宝鸡市疾控中心(宝鸡市卫监所)提示如下:
一、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经伊蚊叮咬传播而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已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患者、隐性感染者等。
二、基孔肯雅热患者的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热,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和皮疹,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常见临床表现如下:
1. 发热:急起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一般发热1—7天。部分病人热退后会再次出现发热,持续3—5天恢复正常。常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畏光、恶心、呕吐等症状。
2. 关节疼痛: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急性期多个关节出现疼痛或关节炎表现,可有肿胀或僵硬,晨间较重,严重者不能活动,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3. 皮疹:发病后2—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多为正常,部分伴有瘙痒感,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
三、个人防控主要建议
1. 暑期外出旅行前,应提前查询目的地的基孔肯雅热流行情况,儿童、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等重点人群,尽量避免前往流行地区。
2. 暑期人员跨区域流动性大,外出旅行时,建议做好防蚊虫叮咬防护。白天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可涂抹含避蚊胺和避蚊酯的驱蚊产品驱蚊,避免在树荫和草丛等蚊虫密集地方长时间停留,外出旅居房间可采用电蚊香灭蚊。
3. 日常家庭室内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室内外积水容器,消除蚊虫孳生地。
4. 从境外、国内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域返回人员,归来后2周内应落实好个人防蚊叮咬措施,做好个人健康状况监测,密切关注家人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等症状,应及时主动就诊,并将个人近2周旅居史如实告知接诊医师,便于及时有效诊治。
四、各镇街、社区、村组、单位结合夏季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强化城市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公园、景点、花卉市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卫生治理,整治农村地区房前屋后垃圾,全面清理河塘、沟渠,最大限度消除卫生死角,减少病媒生物孳生。
五、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开展医务人员诊疗知识培训,提高疾病诊断与识别能力,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
六、各级疾控(卫监)机构应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蚊媒密度监测,包括伊蚊种类、密度、季节消长,发现蚊媒密度偏高时,及时提请相关单位开展清除蚊虫孳生地及预防性灭蚊工作。
(素材来源:宝鸡疾控)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