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里的山货 书桌前的梦想——这趟绿皮火车把希望“揉”进350公里中
2025-07-17 08:47:52

北达陕西宝鸡,南至四川广元,穿行在秦岭山间的6063/4次绿皮火车,横跨陕甘川三省,行程共350公里。这趟列车站站停、票价低,方便了群众出行,也点亮了他们的生活,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穿行在秦岭中的“希望车”。

每日,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6063/4次绿皮列车缓缓从宝鸡站、广元站驶出,悠然地驶入秦岭,让乘客细细品味当下“快时代”中难得的“慢温情”。近日,记者从宝鸡站出发,经过9小时30分的旅程,到达广元站,沉浸式感受这趟绿皮火车上的温情。

 乘务员有序登上列车,准备开始一天的行程。

6063/4次“小慢车”开行60多年,以打造学雷锋示范点为抓手,成为群众离不开、都说好的“小慢车”。今年年初,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6063/4次列车乘务组被授予“2024年度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称号。

 旅客兴奋地踏上“小慢车”之旅。

穿行在秦岭中的“希望车”不仅仅是一趟列车,更像是一位默默陪伴的长者,见证着沿途百姓生活的点滴变化。在这趟车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无论是列车员还是乘客,都带着一种家人般的亲切感。这种情感的联结,让每一次出发和抵达都充满了温暖。

 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在这里,只有质朴的笑容和真诚的交流。

向宝林是6063/4次列车的列车长,在这趟列车上干了近20年,今年10月,他就要退休了。他有一个微信群,群里有100多名沿线旅客。这个群就像一个小小的“服务站”,老乡们有任何问题都在群里找他。

向宝林说:“‘小慢车’专门为老乡设立了‘惠民助农’车厢,挂满了沿线各种土特产的照片及介绍,信息栏上实时更新着农产品的供销信息。”

 沿途群众在“秦岭小慢车”车厢内售卖农产品。

平日里,老乡们背着背篓上车,里面装着满满的“山货”,在列车上的“农贸市场”,一路售卖。出发时,车厢里满满当当,瓜果蔬菜、鸡鸭牲畜,还有老乡们自家熏的腊肉;回程时,列车上这些山里的“宝贝”已然空空。这一来一回,乡亲们的辛劳换来了满满的收获,钱包鼓了,笑容多了。

每逢节假日,车厢内总能听到熟悉的乡音,那些从外地返乡的人们提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团聚的喜悦。慢慢的旅途过程中,旅客或靠窗赏景,或围坐打牌,欢声笑语充满车厢。

旅客在喂乘务员水果,旅客和乘务员像家人一样亲切。

而列车中部的“通学车厢”则是另一番静谧天地,书架上百余册书籍静候翻阅,沿途学生在这里认真写字画画,窗外乡间的美景化作流动的课堂背景板。家住汉中市略阳县白水江镇的双胞胎姐妹郭洁、郭净,曾是乘坐慢火车通学的学生。从上小学起,她们便乘坐这趟列车前往略阳县城求学。几个小时的通学时光,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是她们最喜欢的事。

2019年,这对姐妹都考上了大学。她们说,是这趟“小慢车”点亮了心中的梦想。待学成归来,她们一定要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

“通学车厢”内,学生在看书、学习,享受“通学时光”。

“每年9月,在大学开学之际,我们还在车厢为高考学子张贴‘金榜’,邀请考入大学的通学学生分享喜悦,并为他们送去开学第一份礼物,激励更多山区孩子用功读书,考上大学。”向宝林说。

随着时间推移,“希望车”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现代化设施逐渐融入,但那份浓厚的人情味却始终未变。列车员们不仅负责维护秩序,还会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乘客,比如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搬运行李,或者细心解答初来乍到者的疑问。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构成了这趟列车独特的魅力。

乘务员在协助乘客放置行李。

从煤油灯照明的老式车厢到5G信号覆盖的“智慧慢车”,6063/4次绿皮火车载着清晨的背篓和暮间的书页,以60余载不变的温情速度,将生计、求学与归途织进秦岭慢时光的褶皱里,6063/4次列车乘务组在蜿蜒的铁道上播撒雷锋精神。这列穿行在秦岭山间的“希望车”,如同深山里的灯塔,照亮前行之路。

7月15日,旅客开心地展示从宝鸡站至广元站的“秦岭小慢车”车票,留作纪念。

6063/4次绿皮火车,连接的不只是地理上的距离,还有人心与梦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趟绿皮火车都会继续以它的节奏,驶向更多人的未来。(来源:群众新闻)

17526...

阅读量:2356
楠桠 小编
2025-07-17 08:47:52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