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鸡持续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最高气温突破43摄氏度,创下历史同期极值。在这场与高温的对抗中,我市从田间管护到城市运行,从生产一线到居民社区,全方位的防暑攻坚体系正在高效运行,既彰显着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也折射出社会各界应对极端天气的协同能力。
农田管护:科技赋能破解“烤”验
在陈仓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灌溉系统正以每秒数滴的精准流量为玉米苗输送“生命之水”。农业部门推广的滴灌技术较传统漫灌节水60%以上,配合田间布置的温湿度传感器,实现墒情动态监测。当地农技专家组成“高温服务队”,指导农户采取秸秆覆盖、遮阳网降温等措施,将高温对秋粮的影响降至最低。
户外作业:制度创新守护劳动者权益
我市住建部门推出“错峰施工令”,要求建筑工地每日10时至16时暂停露天作业,施工方通过增加早晚班次保障工程进度。市总工会设置的106个“清凉驿站”配备饮用水、急救药品。环卫、快递等户外工作者可在驿站里饮水、休息。市人社局发布提示强调,用人单位要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制定防暑降温工作方案和高温天气作业时突发疾病应急处置预案。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为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按时足额发放降温费和高温津贴。
健康保健:精准干预构建全民防暑屏障
市卫健委启动“高温健康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中暑高风险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行“一对一”健康监测。各大医院急诊科增设中暑绿色通道,配备移动式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应对热射病救治。市卫健委联合气象局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建议市民合理调整出行时间,减少户外剧烈活动,保证水分充足,合理膳食。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应加强健康监测,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应急处置:部门联动打造立体化响应体系
市应急管理局建立高温预警响应机制,消防部门组建“高温救援突击队”。市供电局维护人员已进入“备战状态”,针对用电高峰期各类设备负荷陡然升高,增加设备巡检力度,守牢电网安全底线。市气象局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号,提醒相关部门和公众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在公共空间管理上,全市开放防空洞、图书馆等多处避暑场所,部分商场延长空调开放时间至22时。
这场高温战役中,宝鸡展现出的不仅是应急能力,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从农业生产的科技赋能到劳动者权益的制度保障,从精准健康干预到社会协同治理,每个环节都彰显着“以人为本”的温度。当极端天气频频来袭,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防暑体系,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需要每个市民树立科学应对意识,共同织就抵御高温的立体防护网。(宝鸡融媒 宋文静)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