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谨防“坑”
2025-06-26 10:48:59

高考落幕,学子们将迎来人生关键选择。近年来,本应充满希望的志愿填报季,却暗藏令人忧心的景象:各类机构趁机涌入,以“精准定位”“一分不浪费”为噱头,将高考志愿填报包装成动辄数万元的暴利生意。“知识付费”光环下,是信息不对称与教育焦虑催生的畸形市场。

应该看到,一些机构深谙焦虑营销之道,其所谓“内部大数据”“独家算法”实为精心编织的信息烟幕弹。调查显示:有的机构高考志愿填报收费高达数万元,其“精准预测”却可能基于陈旧数据与简单算法。更令人惊心的是,一些被冠以“规划师”“专家”头衔者,仅经历数小时速成培训、背诵标准话术便仓促上岗,甚至花钱购买虚假证书。如此“规划师”“专家”,服务价值几何?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乱象的根源,在于部分人信奉“选择即命运”所带来的焦虑。这些机构刻意渲染“报不好毁一生”的紧张气氛,将填报过程神秘化,诱导家长依赖所谓“权威”。事实上,专业选择并非人生终点,高校转专业通道也日益畅通,人生选择权始终掌握在奋进者手中。

面对市场乱象,教育部门持续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整合海量权威院校、专业及就业信息,免费提供志愿参考方案,覆盖全国超2000所高校。各地考试院组织的线上咨询会、高校线下开放日,均为考生搭建了直面招生官、获取一手资讯的桥梁。这些免费、权威的资源足以打破信息垄断。

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在于进行考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的重要启蒙。真正的“不浪费”分数,是将高考志愿填报与自身志趣、潜能相结合。这些关乎专业的判断,绝非志愿填报“专家”所能代劳,而是需要考生在师长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经过认真思考而得。

高考志愿填报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决策能力的过程。当社会合力驱散信息迷雾,当家庭学会放下“完美执念”,当学子鼓起倾听内心的勇气,高考志愿填报才能更切实际。这堂启蒙课所锻造的自主选择之力,终将化为莘莘学子穿越人生风雨的永恒航标——人生是旷野,并非轨道,真正的光芒永远来自内在觉醒。(来源:陕西日报)

1719458561546485.jpg

阅读量:2621
版权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来源于国家网信办公布的可供网站转载新闻的380家新闻单位。转载这些新闻单位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的文字、图片或视频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bjnews@163.com)。本平台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李雪彤 小编
2025-06-26 10:48:59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