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之城 德润宝鸡】宝鸡文理学院两学子临危不乱救溺水者
2025-05-29 10:26:44

刘渊琦,男,2003年12月生,预备党员,宝鸡文理学院学生;孟庆雨,女,2005年5月生,共青团员。外出偶遇男子溺水危情,他们临危不乱、果断行动,协同群众迅速施救,以果敢姿态守护生命防线。荣获2025年第一季度“宝鸡好人”称号。

刘渊琦(左)、孟庆雨(右)

危险纵身,青春热血融冰水

2025年4月6日午后,阳光洒在佛坪大熊猫研究基地,刘渊琦与孟庆雨在水塘边的石头上休息。下午三点左右,“扑通”一声巨响打破了宁静——距离他们约十五米的水塘中央,一名年轻男子正剧烈挣扎,显然不会游泳,每一次扑腾都让他的处境愈发危险,岸边站着他的同伴,满脸惊慌。

“快!救生圈!”刘渊琦指向水塘边橙色的救生圈大喊。落水者的同伴迅速取下救生圈抛向落水者,救生圈落在距其两米处。落水者虽看到了希望,但因体力不支难以划近,动作渐渐变弱。

危急时刻,落水者的同伴将手机和钱包塞给孟庆雨和另一个游客,跳入水中施救。四月秦岭的水温很低,施救者入水时明显打了个寒战,但仍坚定地游向同伴。然而,落水者已呛水近三十秒,陷入半昏迷状态,无意识地挣扎让施救者也被困在了水中。两人在水面沉浮,施救者体力明显不支,却死死抓住同伴不放。

“这样下去两人都危险!”刘渊琦和其他游客焦急地商议。他们环顾四周,发现石头旁有一根约两米长的树枝。刘渊琦和游客握住树枝一端,孟庆雨和另一游客拉住他俩的手,形成“人链”,小心翼翼地向水边移动。此时,水面的两人离岸边约三米,施救者艰难地抬手示意。

首次递树枝未成功,他们又向前挪了半步,终于让施救者抓住了树枝末端。他们调整姿势,以身体重心为支点,缓慢后拉。短短几米的距离,每一秒都揪着人心。当施救者的手触及岸边石头时,四人同时发力,将两人拖上了岸。

急救知识构筑生命防线

上岸后,落水男子已陷入昏迷状态,呼吸微弱、嘴唇发紫、脸色苍白,情况万分危急。孟庆雨凭借在学校学到的急救培训知识,迅速将男子头部侧放,小心翼翼地清理其口中异物,防止呼吸道被堵塞;刘渊琦则跪地,有条不紊地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

时间在紧张的抢救中悄然流逝,每一次按压都倾注着对生命的期盼与希望,汗水从他们额头不断滑落,但他们丝毫不敢懈怠,始终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救援操作。在持续且有效的抢救下,男子逐渐恢复了自主呼吸和意识。当他缓缓睁开双眼,虚弱地望向周围时,孟庆雨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一个鲜活的生命从死神手中被成功夺回。确认男子已无生命危险,且家属赶到并将男子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后,他们才悄然离去。

这场四分钟的救援,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缺一不可。从敏锐察觉险情,到巧妙运用救生设备,从默契无间的团队协作,到专业有效的急救措施,他们以缜密的思维、果敢的行动,在生死边缘拉回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的高尚精神。落水者及其家属的诚挚致谢,是对他们英勇壮举的最好褒奖。他们的事迹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人性的美好,激励着更多人在他人面临危难时,勇敢地伸出援手,让社会充满温暖与正能量。(供稿:渭滨区委文明办 司家鹏)

阅读量:2963
刘慧 小编
2025-05-29 10:26:44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