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轻触屏幕,麦田里的智能喷灌立管应声启动。5月2日,在宝鸡市陈仓区万亩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的麦田里,一根根1米多高的喷水杆通过远程控制,正铆足了劲儿往外“喷水”,随着细密水珠均匀洒落田间,“喝”足了水的麦苗呈现出勃勃生机。
“这800多亩地,从3月底到现在已经循环灌溉了三次,可算是‘解渴’了。”现场,万亩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恩强介绍。
近期,受干旱少雨天气影响,宝鸡市部分区域土壤墒情持续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生长进度。面对这一情况,宝鸡市上下迅速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序推进抗旱护苗工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连日来,千阳县草碧镇草碧村千丰渠边,一架柴油发动机带动着抽水泵,从千丰渠里抽上来的水沿着田间小渠,浇灌着千河北侧各家各户的麦子。
据了解,4月份以来,千阳县极端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该县水利、气象、农业等部门的协同作战,研判全县水资源存量,根据作物种植结构,科学调度配水,启动了罗家店、抽冯济大、抽冯济崔3个泵站提水上塬,精准对接灌区需水时段和需水量,做到了应保尽保、应灌尽灌,与此同时,全县组织镇、村干部下沉一线,建立“区域到块、责任到人、统防统治”的工作机制,深入田间指导农户开展“一喷三防”作业,精准指导农药配比、喷施时机等关键技术,全力应对干热风与病虫害叠加影响,保障夏粮稳产增收。
“这片麦田有300多亩,已经浇了6天。这么一浇,都能喝上‘救命水’了。”5月9日,正在通过千丰渠灌溉的草碧村八组村民张常生说。
眼下,正值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保障粮食稳产增收,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发出了《关于全力做好抗旱保粮夺丰收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密切关注小麦苗情及土壤墒情变化,因地制宜选取灌溉方式,对表墒不足的麦田,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做好应灌尽灌、能灌尽灌,优先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对没有灌溉条件的麦田,结合旱情和植物生长现状适时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抗旱保水剂,减少水分蒸发,增强植物抗旱能力;密切关注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发生动态,结合“一喷三防”,统筹做好病虫害防治。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苗情、墒情、病虫情监测调度频次,统筹调配水源和农机设备,确保技术指导到田、抗旱措施到地,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和‘钱袋子’,坚决打赢夏粮生产‘保卫战’。”宝鸡市农技中心粮油科科长马云飞说,目前全市的抗旱护苗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来源:陕西农村报)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