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览】西周三足陶罐:时光的容器
2025-02-26 17:15:44

  现代生活中,容器已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到客厅中的花瓶摆件,从玻璃杯到塑料瓶,从不锈钢到陶瓷碗,容器承载着日常生活的种种功能,时光倒流至3000多年前的西周,会发现古代容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西周三足陶罐。(图片由宝鸡周原博物院提供)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大国,我国先民的制陶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以前。从考古发掘上看,大地湾文化遗址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夹砂红褐陶三足钵和碗等。到了距今6800—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也发现了小口深腹圜[yuán]底三足罐形鼎、大口浅腹或折腹圜底三足盆形鼎。夏商周时期,先民对三足器物更为偏爱。三足陶器逐渐增多,如鬲[lì]、甗[yǎn]、甑[zèng]等。

西周三足陶罐顶部。(图片由宝鸡周原博物院提供)

  在陕西省宝鸡周原博物院众多馆藏文物中,有这样一件陶器——西周三足陶罐,这件陶罐出土于1987年,通高11厘米,口径9.9厘米,重0.46千克,平沿,圆肩,鼓腹,圜底,三乳状足,肩饰弦纹,腹及足饰绳纹。

  西周陶器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多,也有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泥质黑陶在西周前期还有少量发现,到了西周后期已经不见。西周陶器上的花纹装饰,基本上都是纹理较粗的绳纹,并有一些划线纹、篦点纹、弦纹和刻画的三角纹。鬲、甗、罐、瓮、盆、罍[léi]的器表都是满是绳纹,兼饰一些划线纹和弦纹。

西周三足陶罐底部。(图片由宝鸡周原博物院提供)

  三足陶器的设计理念和功能主要体现在其稳定性和实用性。三足设计使得陶器在使用时更加稳定,不易倾倒,适合放置和移动。这种设计理念在后来的青铜器中也有所体现,如鼎、斝[jiǎ]、爵、盉[hé]等,这一类器底部均有三足支撑,加大器物的受热面积。而当青铜器逐渐演变为礼器,具有明贵贱、别尊卑的藏礼作用,其加热烹饪食物的功能就被弱化,成为社会等级制度和礼乐文明的体现。

  透过西周三足陶罐,感受到先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先民早知这一原理并用于日常生活中,三足陶罐不仅是西周时期社会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

QQ截图20240613165901.jpg

阅读量:2168
陈云哲 小编
2025-02-26 17:15:44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