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酒”寻周记 探源礼乐文明】文物何尊 铭刻“中国”之名的西周酒器
2024-11-29 09:38:32

11月25日,随着“寻周记”探源礼乐文明全媒体采访行动,记者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学生在周原景区学周礼(资料图)

虽不是假日,但是博物院外停了许多旅游大巴。博物院内正在举行“青铜铸文明·周秦文明之光”主题展,人们通过一件件青铜器来品读历史。

作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何尊独享一个展厅。厅中“宅兹中国”四个字特别醒目,展厅中央摆放的就是何尊。历经三千多年岁月,它身上的光芒依旧耀眼夺目。整器的装饰以雷纹为底,部分采用三层花的装饰手法,看起来华美瑰丽。

游客观赏何尊

记者在何尊面前驻足许久,在那双曾经把发现者吓得双腿打战的突出的“大眼睛”中,探寻它的“前世今生”。

1963年的一个夜晚,宝鸡县(今宝鸡市陈仓区)贾村村民陈堆家后面的土崖坍塌,崖壁上露出一双“怪兽的眼睛”,吓得陈堆心惊胆战。第二天,他发现坍塌的土崖下躺着一个青铜器,这个青铜器就是何尊。随后几经辗转,何尊被当时宝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废品收购站发现,如今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尊,盛酒器,也是大型青铜祭祀器的统称。古时,祭祀是国之大事,而酒是祭祀不可或缺的祭品,它有助于让司祭者进入一种仿若通灵的状态。与酒文化相关的尊,自古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不断被吟咏。“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这里的尊与樽,虽字形不同,但都指的是盛酒的容器。

何尊,本是西周早期一件普通的祭祀酒器,是当时的贵族何在聆听周王的训诰、受到周王的赏赐后,作尊以纪念。何尊通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千克。上面圆形的侈口向外敞开,这是为了方便酒勺伸进尊的腹腔里舀酒,底下是一个方形的高台式基座,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空间理念。

历史的长河中,古人总在不经意间,为后人留下一些线索。何尊的出现给了人们惊喜,人们在它底部122字的铭文中发现了最早的“中国”——“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何尊铭文中说。

三千多年前,作为地理意义上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概念不同,但是“中国”两字作为一个词组在何尊铭文中第一次出现,其意义十分重大。此外,何尊里还藏着最早的有“心”之“德”。在何尊铭文“唯王恭德裕天”一句中,“德”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加了“心”字底。这句话通俗说就是王的德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了,说明了德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

何尊承载的“中国”,使它“身价”陡增,成为国宝级文物。1982年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文物特种纪念邮票中,何尊居其一。2022年,何尊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近年来,何尊在国内、国际的热度持续攀升。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何尊作为中国文物的代表,与其他亚洲文物一起在国家会议中心特别展厅展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台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就来自于何尊。202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领导人“长安复携手”,在赠送给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何尊工艺品位列其中,以“尊”为礼,让世界了解“何以中国”。今年,何尊还登上了七年级上册历史新教材的封面。

作为何尊的发现地,宝鸡也喊出了响亮的城市口号“看中国,来宝鸡”。这里,我们希望更多人走进宝鸡、打卡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一睹何尊风采,追寻千年“中国”。

宝鸡融媒记者 王玲

阅读量:2427
楠桠 小编
2024-11-29 09:38:32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