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化名家谈】问·礼——青铜器承载的周礼文化
2024-10-18 09:36:02

中华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就思想体系而言,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传统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实际上,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周代的礼乐文化。从周代开始,礼乐文明就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绵延至今。宝鸡是“青铜器之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礼乐文化的诞生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起源地。青铜器是礼乐文明的物质载体,二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一、周礼形成的背景

周礼,简单说就是周代的礼仪制度。春秋时期,孔子看到社会礼崩乐坏,不禁感叹:“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推崇的周礼成为后世儒家文化的核心,那么周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image.png

游客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参观了解周礼的形成和发展 祝嘉摄

《诗经·大雅·绵》中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大意是周原的土地肥美,连苦涩的野菜吃起来都如饴糖般甘甜。那么“周”又是什么意思呢?甲骨文、金文中“周”字的写法非常有趣,郭沫若先生认为“田中有种植之形”,田里阡陌纵横,地中五谷繁盛。因此《说文解字》有:“周,密也。”田地里密密麻麻的粮食就成为“周密”一词的初意。周人的始祖后稷还被奉为农耕始祖、五谷之神。

周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周原指扶风和岐山交接处,广义的周原除以上两县外,还包括今天的武功、凤翔、眉县等地。周人在这里勤劳耕作、生息繁衍,用取之不尽的黄土修筑城郭,建造宫室,改革旧俗,设立官司。从此,周原就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号称“周”,也叫“岐周”或“宗周”。周人在这里建的都城称为“京”,之后历代统治者都将“京”作为都城的所在,这也是“京城”一词的来历。

商代晚期,纣王杀比干、囚箕子,大兴土木,生活奢靡,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以周文王、武王为首的西土集团施行仁政,为推翻纣王暴政,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庸、蜀、羌、髳(máo)、微、彭、濮等诸侯国首领纷纷响应,带兵赶往孟津会师。联军在阵前举行誓师大会,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尚书·牧誓》。誓词中,武王历数纣王的恶行以及奉天命征讨的决心。另外,武王还不忘宣布作战纪律,要求保持队形,步调一致,勇猛杀敌。联军士气高涨,斗志昂扬。武王军队陈兵牧野,严阵以待,正在饮酒作乐的商王着急忙慌地率领临时武装的七十万(有说十七万,这里从《史记》)奴隶大军迎战。然而饱受压迫的奴隶皆无战心,倒兵以战,顷刻间商军土崩瓦解。大势已去的纣王逃回鹿台,自焚而死。牧野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这场战役不仅文献上有记载,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有反映。有两件十分重要的青铜器。一是临潼零口公社西段村出土的利簋,仅15个字就记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武王征商,惟甲子朝,岁鼎克闻,夙有商。”武王伐商,在甲子日那天早上,岁星(即木星)正当其位,利于战争。战争很快就结束了,商王失败。七天后,武王在阑师这个地方,给史官利赏赐一些铜,利用这些铜做了这件簋,以祭告檀公宝尊彝。

另一件是清朝道光年间在岐山出土的大丰簋,内底铸铭文77字,与武王克商也有直接联系。铭文大意是,乙亥这一天,距离武王灭商已经30天,王回到京都,举行告天献俘祭祖的大丰礼。作器者参与这次重大的祭祀活动,在武王宴飨诸侯的飨礼结束后,铸了这件青铜器,以称颂武王的美德,并且也记录下自己的荣耀。

利簋和大丰簋以绝对可靠的资料,证实了商政权的崩溃和西周政权的建立。

武王英年早逝,年轻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联合殷商旧势力,起兵反叛,史称“三监之乱”。西周王朝建立初期,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时,武王的弟弟,即成王的叔叔周公姬旦代王摄政。他迅速平定叛乱后,开始着手制定和完善各项国策方针,确保周王朝的长治久安。《诗经·大雅·文王》载:“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首诗颂扬文王受命于天,建立了不朽功绩。同时也表达了周人勇于革新的精神与品质。周公摄政,分邦建国,制礼作乐,推行一整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对于巩固周天子的统治和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什么是礼?

礼的本字是“豊”,盛装祭品的器皿。后来,礼的内涵不断被延伸和扩展。礼成为区分文明与野蛮的标志,是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准则,是维系国家正常运转的法则,甚至是天道运转投映到人类社会的体现。

《礼记·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鹦鹉能说话,仍然是飞禽;猩猩能说话,仍然是走兽。现在作为人而不讲礼,虽然能说人话,心不还和禽兽一样吗?因此要制定礼仪来教化众人,使人们知道依礼而行,把自己同禽兽区别开来。

《礼记·乐礼》:“礼者,天地之序也。”周礼告诉我们,不仅人的衣食住行要顺应天地,人们的生产劳作也要顺应天地。《礼记·月令》篇不仅完整地记述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天文、气象、物候,而且按照阴阳消长和五行相生的理论,安排四时十二月的政令和农事。

《周礼·地官·山虞》:“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凡邦工入山林而抡材,不禁。春秋之斩木不入禁。凡窃木者有刑罚。”山虞,掌理山林的政令。物品的产地都有界限,限制人擅自入内攫取,并派人守护山林,颁布有关的禁令。仲冬时节砍伐山南向阳处的树木,仲夏时节砍伐山北背阴处的树木。凡是用来做车厢和耒耜的,可以砍伐幼小的树木,但必须按照季节进入不同的区域砍伐。命令民众在十月份才可以入山砍伐树木,但限定天数,以免时间太久过度砍伐。凡为国家制作器具而进入山林选择砍伐合适的木材,则不受限制。春秋两季砍伐树木,不能进入禁止入内的山林区域。凡是不按照规定盗砍树木的,按规定的刑罚惩处。

image.png

西周时期,鼎簋配合使用体现着礼分权责、权责对等的规则。 祝嘉摄

在周礼中,关于生产劳作与环境保护的内容还有很多。例如挖矿要“图而授之”,不能四处乱挖。捕鱼时,网眼的大小也是有规定的,这样大鱼留在网里,小鱼就可以游走了。禁止在湖泽中投放毒药毒杀鱼类。在林中狩猎,禁止捕捉幼小的动物,禁止捡拾鸟蛋,禁止用毒箭射杀鸟兽。周礼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的规定,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

孔子在回答鲁哀公“君子何贵乎天道”(君子为什么要尊重天道)之问时说:“贵其‘不已’(尊重他不停顿地运行)。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笼罩大地,哺育万物,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它昼夜交替,寒来暑往,具有不可逆转的力量。儒家看到了天地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孔子的天道观。宇宙永存,自然法则不可改变,是天然合理的。人类社会要与天地同在,就必须“因阴阳之大顺”,顺应自然规律,仿效自然法则才能生存。治国、修身之道只有与天道一致,才是万世之道。

三、周礼的现实意义

《论语·季氏》中曾记载一个小故事,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是老师的儿子,一定得到过特殊的传授吧?”孔鲤回答:“父亲对我的教育,其实和大家一样。如果一定要说有单独的传授,那只有两次。有一天,他老人家独自站在院里,我从他身旁走过。他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说出有文采的话。又一次,他又问我:‘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陈亢听后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却得到了三件事。我知道了诗、礼的用处,也知道了君子要求孩子继承的家风是诗和礼。

尽管周礼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也就是说,礼的最初,开始于饮食活动。大禹的儿子启废弃禅让制,继承其父天下共主的地位。中原地区的有扈氏不服,被启镇压。为庆祝胜利,他在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召集各方诸侯首领,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这次被称为“钧台之享”的盛会,标志着华夏民族进入了文明时代。从洪荒到文明,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吃饱”。历史学家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生产力革命是农业革命,当各文明起源地的先民用自己的方式突破获取食物的瓶颈,文明的第一次飙升随即开始。

夏商周三代的贵族们对吃很关注。《吕氏春秋》记载,商汤受到一份鹅羹的启发,顿悟了五味调和的治国之道,于是灭掉夏桀,建立商朝。但是,他的后世子孙帝辛,对鹅羹不感兴趣,他建造酒池肉林,率领群臣昼夜暴饮暴食,最终导致商朝灭亡。武王灭商后,怎么吃喝也成为国家大事的一部分。

《礼记·礼器》:“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首先礼器是特定场合、特定仪式下的行礼用器;其次人以礼为治身之器,则于百行无所不备。我们常常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成大器,有出息,就是这个意思,习礼以成盛德之器。周礼中有很多关于进食的礼仪。如摆盘的礼仪,《礼记·曲礼》:“凡进食之礼,左殽(yáo)右胾(zì)。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醢(hǎi)酱处内;葱㳿(xiè)处末,酒浆处右。”殽指带骨头的肉,胾指去掉骨头的肉,葱㳿即蒸葱。如果有水煮鲜鱼这道菜,摆桌的时候还要考虑季节。夏天鱼肚要朝向右边,冬天鱼鳍要朝向右边。

周礼告诉我们,人的衣食住行,一切行为活动都要顺应天时。《礼记·内则》:“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这段话的意思是享用饮食的温度,因物而异。饭食比照春天的温度,要温;羹汤比照夏天的温度,要热;酱料要比照秋天的温度,要凉;饮料要比照冬天的温度,要冷。食品的调味也随季节而有所侧重,春天多用酸味,夏季多用苦味,秋季多用辛味,冬季多用咸味,而且要用滑润甘甜的调料来调和。

就餐的礼仪见《礼记·曲礼》:“毋(wú)抟(tuán)饭,毋放饭,毋流歠(chuò),毋咤(zhà)食,毋啮(niè)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tà)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取饭时不要把饭抟成团,不要把手中的余饭放回食器,喝汤时不要倾流不止,上菜时舌头不要在口中作声,不要把骨头啃得有响声,不要把咬过的鱼肉放回食器,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专吃最好的食物,不要用手扬去饭的热气,吃黍时不要错用餐具(要用匕,不可用筷子),吃羹时不要连羹中的菜都不嚼就吞下去,不要重调主人已调好味的羹,不要当别人面剔牙,不要重调主人已调好的肉酱。即使是吃饭,人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间显示出自己的修养,这正是食礼中所隐含的礼仪。

喝酒也是要讲规矩的。清道光初年出土的大盂鼎,其具体地点有学者认为在陕西郿县礼邨,亦有说出自岐山县礼村。该器通高101.9厘米、腹深49.4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含合文5字)。“盂”是西周文王、武王时期朝廷重臣南宫适的后人。盂鼎铭文中首先讲述文王受命于天,武王励精图治,周人最终建邦立国、广有天下的历史;继而总结商人以酒亡国的经验教训,告诫子弟不要酗酒。这与《尚书·酒诰(gào)》中文王教育宗室子弟“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的记载相互印证。

周代王室贵族并没有一味地戒酒,而是围绕饮酒逐步建立了整套的制度规范,并且规定“饮惟祀”,即只在祭祀的场合才饮酒。在那个时代,祭祀本就是君王向臣民推行礼治的示范。周公颁布《酒诰》,明确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享用,而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严申禁止“群饮”“崇饮”,也就是聚众滥饮和放纵酗酒。

《清华简·耆(qí)夜》中记录了史上最高规格的一次酒会。武王征伐耆(黎)国(今山西黎城、长治一带),大胜归来后,在文王太室举行“饮至”之礼,并饮酒赋诗。之所以规格高,是因为参加庆功宴的共七人,分别是周武王、毕公高、召公奭、周公旦、辛公甲、作册逸、吕尚父。武王背北面南坐于堂上,其他六人在堂下分坐两侧。周公主持仪式,辛公甲负责安排座位,引导宾客就位。吕尚父为司正,相当于今天的酒司令,负责监饮酒。

周武王向毕公敬酒,作诗《乐乐旨酒》:“乐乐旨酒,宴以二公。任仁兄弟,庶民和同。方臧方武,穆穆克邦。嘉爵速饮,后爵乃从。”二公分别指毕公和周公,他们都是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其中“嘉爵速饮,后爵乃从”,意思是“请君先饮,鄙人从后”,这比起“感情深一口闷”要更有文采。

《礼记·曲礼》中对于子女言行的规定非常具体、细致。例如“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能满足,享乐不可尽情。子女外出,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行前要将去向告于父母,回家后一定要先面见父母,以免他们牵挂。“幼子常视毋诳(kuáng),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孩子看人时不要视线狂傲地看着天上,不要穿裘皮的衣服。站立时要端端正正,不要侧身歪着头说话。

总而言之,周礼是一部贯穿人生的礼仪。青铜器是周礼文化的物质载体。尽管青铜器已经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变成了博物馆中的藏品,但周礼却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基因,礼的内核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准则、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宝鸡作为周礼的发源地,更应该深入学习、践行、弘扬周礼文化,以文化生态建设促社会经济发展,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宝鸡,看铜器、学周礼、启智慧、明德行。(宝鸡日报)

(作者:任雪莉,历史学博士,三级研究馆员。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秦汉馆展览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青铜器、商周考古与艺术史研究以及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工作。)

1719458561546485.jpg

阅读量:2199
版权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来源于国家网信办公布的可供网站转载新闻的380家新闻单位。转载这些新闻单位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的文字、图片或视频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bjnews@163.com)。本平台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李雪彤 小编
2024-10-18 09:36:02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