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矿区生产用上了“绿色车”,换电池只需5分钟。
宝鸡市麟游县煤炭资源丰富,今年引进了一批纯电动重型卡车,并加快新能源重卡配套设施建设。
与传统燃油重卡相比,一辆纯电动重卡每年可减少油耗5.24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吨。
8月6日,宝鸡市首座重卡充换电站——麟游西电重卡充换电示范项目一期投用。站内配备的快速直流充电桩给一辆重卡充满电只需要50多分钟。更换电池则由智能机器人操作,四五分钟就能完成。
这是宝鸡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宝鸡市围绕能源安全新战略,从新能源发电端、制造端、应用端三端发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位于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的光伏项目(9月3日摄)
宝鸡好“风”“光”,生成绿电惠万家。
9月3日,记者在陇县关山看到,25座风机林立,百米长的叶片匀速转动。
“该风电场于去年4月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1.9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96万吨,能有效减轻环境污染。”陇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梁万平说。
宝鸡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启了“追风逐日”的新型电力发展模式,多元并存、协同发展的能源格局逐步形成。风能、太阳能被转化为绿电,通过电网输送到企业工厂、千家万户。
在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的山头,成排的光伏板将太阳能源源不断转化为电能。
“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17万吨,将有效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助力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大唐宝鸡热电厂新能源事业部主任张亚斌说。
陈仓区扎实推进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水土保持等工作;金台区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除集中开发利用风、光资源外,宝鸡市还结合各县区资源禀赋,建立新能源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清单,一个个新能源项目相继落地,新能源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截至7月底,宝鸡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217.2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30.8%;新能源发电量达1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成为宝鸡地区电力供应的生力军。
“风”“光”之外,宝鸡正在开辟另一条赛道。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宝鸡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用新技术、新思路引领发展。
中国石油全资子公司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宝石机械”)成功研制出1200标方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这是中国石油首个自主研发成套制氢装备工业化应用的绿电制氢项目。去年,该设备已发往新疆吐哈油田。
“我们一直在探索绿电和绿氢的耦合,通俗地讲,就是充分利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生成的绿电,通过水电解制氢,产生零碳的绿氢。”宝石机械高级工程师李云鹏说。
8月中旬,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的核心装备——碱性水电解槽进行了更新换代。
“新一代碱性水电解槽对系统电—热—质流场结构、电解槽密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整体更加节能、高效。”李云鹏说。
当前,宝石机械正围绕制、储、输、用“绿氢”,全面布局,助力宝鸡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宝鸡积极培育引进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产业链关键产品制造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关中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应用示范区。
9月4日,在特来电行政中心充电站,宝鸡市民孙永刚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后,按照提示进行操作。简单几个步骤后,车辆就开始充电。
“现在,充电站越来越多。去年,我换成新能源车,能节省很多费用。而且,充电站有快充设备,车即使没电了也能很快续上。”孙永刚说。
截至6月底,宝鸡市共建设充电站370座、充电桩3809座。在完善的配套服务保障下,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新能源车这种价格低廉、智能安全、低碳环保的出行工具。
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公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眉县城区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项目入选,是全省唯一入选项目。
“该项目以地下1000米至1600米深的42摄氏度至52摄氏度地热水为主要热源,采用‘地热能梯级最大化利用+大温差热泵机组+燃气锅炉调峰补热’的多能互补形式,为群众提供冬季供暖服务。”陕西新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胡博说。
目前,眉县地热能供热面积达220万平方米,已实现全域地热采暖,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05万吨。得益于多能互补、多元发展的新型清洁能源供应体系,2023年9月,眉县成功入选陕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县(区)名单。
面向未来,宝鸡市新能源产业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我们将按照《宝鸡市新能源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统筹考虑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筑牢产业发展根基,着力推动宝鸡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宝鸡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周保君说。(陕西日报)
宝鸡市“网格化+信息化”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召开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