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灾不但直接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种污染物随水流动,受灾地区的环境卫生、水质条件很容易受到影响,容易造成传染病的聚集和流行。为了生命健康,这些方面要注意!!!
一、饮用水卫生安全
暴雨洪灾之后,洪水可能淹没或者破坏水源地以及制配水的设施设备,水源就要受到污染,自来水管线等可能会出现破损、渗漏。
如何预防水源性疾病?首先我们要选择卫生安全的水。灾害初期我们可以选择瓶装水、桶装水和应急供水。对于自来水,我们一定要检查它是不是出现浑浊、是不是有异味,煮沸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式,一定要烧开之后再喝。其次是用来盛水的桶、碗、盆等容器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洁净的水冲干净。煮饭、漱口、洗手等日常用水也必须使用干净的水源(瓶装水或者煮沸的开水)。第三是要密切关注自来水和其他饮用水相关的新闻和通知。
健康提示:暴雨洪灾后,饮用水安全方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量喝开水、喝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二、住宅和场所环境卫生的清洁与消毒
在暴雨洪灾后,为了尽快恢复生活秩序,保持室外环境卫生,清除各类污染源,对灾后公众健康尤为重要。对于被淹的、过水的住宅和场所,要在洪水退后及时开展清淤,修复厕所和垃圾点位,清除淤积的垃圾和易腐烂变质的植物。动物尸体要深埋,并夯实土层。此外要做好蚊、蝇和老鼠等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常用方法有安装纱窗、纱门,人工捕打和药物杀灭等。
居家、街道、社区等场所物体表面、墙壁、地面可采用有效氯500 mg/L含氯消毒剂,或200 mg/L二氧化氯,或1000 mg/L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重点场所、区域的消毒工作, 如灾民安置点、医院、学校、幼儿园、集贸市场等与人们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场所,要做好室内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污后的消毒,空气消毒以通风为主,人员密集场所室内环境和物体表面可定期消毒。对受淹水源、厕所、牲畜养殖场所等也应全面进行消毒。
健康提示:暴雨洪灾后,环境卫生方面,要先清洁后消毒,及时开展清淤,加强物体表面消毒,勤开窗通风。
三、预防常见传染病
暴雨洪灾后,由于水源可能被污染,要特别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皮肤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
做好手部卫生,勤洗手,用洗手液或者肥皂认真清洗手部。
避免接触污水,不要在污水中游泳和洗衣服,不要赤脚接触污水。
做好防蚊灭蝇工作,用蚊香或者蚊帐来减少蚊虫的叮咬。
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可以使用抗凝血杀鼠剂灭鼠,灭鼠后及时搜寻死鼠),不要接触老鼠,老鼠碰触过的食物要丢弃。尽量穿长衣长裤,减少野外露宿,不要直接坐在草丛中休息。
感觉身体不适时,特别是出现了发热和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来源:渭滨宣传)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