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鸡市太白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里,当地村民正在将菜苗移栽进土里。
采摘、分拣、预冷、装箱……48小时之后,产自宝鸡市太白县的高山蔬菜就会出现在2000公里外的粤港澳大湾区居民餐桌上。秦岭山区因为一棵小小蔬菜,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相连。
在宝鸡市太白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里,当地村民正在将菜苗移栽进土里。
6月24日,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跟随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宝鸡市太白县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在这里,连片的蔬菜鲜翠欲滴,长势喜人,忙碌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每年6—10月,正值平原地区蔬菜品种匮乏期,从基地里新鲜采收的冰菜、罗马生菜、羽衣甘蓝等,行销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有效弥补了市场的“伏缺”与“秋淡”。
连片的蔬菜鲜翠欲滴,长势喜人。
然而,市场不会一成不变。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民众对蔬菜的口感、品质、营养成分有了更高要求,传统品种、种植方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我们基地里的蔬菜,长在高山和森林的环抱中,大量地‘吸’负氧离子,‘喝’冰雪融水,长出的是‘小时候的味道’。因为品质好受青睐,现在基地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艾科平说。
村民正在为土地覆膜。
依托海拔高、生态好等自然资源禀赋,太白县积极发展高山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将“生态绿色”理念融入乡村产业振兴中,寻找绿水青山的“金色价值”,实现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生态环保和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除了良好的生态,太白县高山蔬菜的好品质还离不开智慧农业体系的支撑。据介绍,太白县实行高山蔬菜“身份证”管理,建立“合格证+追溯”体系多级平台,确保蔬菜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
空中俯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高山蔬菜给太白县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解锁了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密码”。在基地里工作4年有余的张爱芳对此深有感触。“在这里务工不仅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和孩子,每月有4000元的收入,还可以学到先进的技术,回家自己还可以搞种植,这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张爱芳说。
空中俯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据悉,作为陕西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太白县86%的耕地种植蔬菜,85%的群众从事蔬菜生产,73%的农民收入来自蔬菜,年均种植蔬菜10.7万亩,产量48万吨,产值5亿元,户均收入1.2万元,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太白县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绿色富民产业。
宝鸡市太白县副县长宋建峰表示,下一步,太白县在发展高山蔬菜产业过程中,还将把高山蔬菜产业与全域旅游相结合,推动农旅结合、文旅结合、旅企结合,走三产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提升高山蔬菜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西部网)
采访团记者正在采访基地里的务工村民。
宝鸡市“网格化+信息化”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召开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