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有仰韶文化遗址、西周青铜器窖藏、西汉墓葬群以及留存完好的清代民居,还有新建的村史馆、家风家训园,村上有故事的地方多着呢!”5月27日,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西秦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亚林向记者介绍。
西秦村位于宝鸡市陈仓区主城区以东两公里,陇海铁路线穿村而过。如今的西秦村,由阁底堡、李家村、下庵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20世纪80年代初,西秦村村民在地里劳作时,挖出了几件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考古队很快进驻西秦村。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专家又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自此,埋藏在西秦村地下的“史书”被一页页地翻开。
“这次考古调查,还相继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唐代民居遗址。专家考证,村内还留存着大量的清代建筑。”李亚林说。
村内留存的清代建筑中,保存状况较好的有13处,建筑为硬山顶样式,层高多为两层,砖木结构,院落布局和门窗上的纹样有着典型的关中建筑风格。
位于西秦村北隅的“小蓬壶”被誉为陈仓外八景之一,亦称南昌宫。整个古建筑群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颇有古韵。
“在对清代关中特色民居和南昌宫建筑群进行维护加固时,出于对历史遗址的保护,我们根据文献记载修旧如旧,力求维持其历史原貌。”李亚林说。
2017年考古工作人员又在现今村委会院子附近发现多个西周至明清时期的墓葬、灰坑和遗址。“西秦村内的古代聚落遗址,对了解西府地区先民的聚居特点以及研究西府建筑艺术特色很有价值。”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办副主任苟雪峰说。
除了众多历史遗址,西秦村的戏曲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秦腔作为西北地区的传统剧种,在西秦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代阁底堡人王炳创办的聚顺班。
“聚顺班主要活动在西府地区,演出剧目以花脸戏、须生戏见长,是清末民初西府秦腔四大班社之一。”李亚林介绍。
为了接续这一秦腔文脉,西秦村搜集整理秦腔曲目,增添乐器,成立西秦村秦腔自乐班,吸纳演职人员30余人,排演秦腔折子戏50多折,常为当地群众举办纳凉晚会和传统节庆演出。
凭借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传承,西秦村被宝鸡市命名为“千年古村落”,并入选第四批陕西省传统村落和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是西秦村人从建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小组到成立西秦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历程;这是改革开放后,西秦村积极创办企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故事……”在村史展览馆,李亚林向记者介绍。
在西秦村村委会一楼的村史展览馆里,展出着村子各个时期的重要图片和实物资料,包括村史档案以及先进集体、模范人物的奖牌、奖状、锦旗等,记录着一代代西秦村人的奋斗史。
“西秦村史展览馆是宝鸡市首家村史展览馆,入选陕西省文物局命名的陕西省首批社区博物馆,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中地区农村的发展史。”苟雪峰说。
“参观村史展览馆是西秦小学学生的必修课。”李亚林说,“通过让更多人了解老一辈艰苦创业的奋斗历史,弘扬团结奋斗、苦干实干、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全体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推动形成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是建设展览馆的初衷。”
西秦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文旅融合发展潜力巨大。李亚林对西秦村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我们要把历史遗址遗迹保护好,留住传统村落的‘文化味儿’。整合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围绕村内清代古建,以‘小蓬壶’为重要景点,打造历史人文观光游;深挖聚顺班戏曲文化遗产,依托西秦村秦腔自乐班,打造秦腔文化体验游;利用西秦村史展览馆,传承弘扬革命精神,打造红色研学游。”李亚林说。(陕西日报)
宝鸡市“网格化+信息化”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召开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