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体的血管系统看成道路,斑块就是造成血管堵塞的元凶,各种心脑血管病中都能看到它作乱的身影。
在全身血管中有3条“高危路段”,一旦堵塞,可能引发致命危险。
下肢离心脏最远,且血液逆流而上,血管内皮损伤风险大,胆固醇容易在下肢血管沉积,堵塞血管。
下肢血管堵塞早期起病隐匿,一般很难引起重视,一旦到中晚期,斑块会“糊住”血管,引起肢体重度缺血,造成患肢剧烈疼痛,甚至坏死。
预警信号
如何防止拥堵发生
严格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若病情加重,可遵医嘱接受动脉搭桥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等治疗。
颈动脉系统是连接心脏与大脑最重要的血管,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颈动脉特别容易发生堵塞,其病变可导致严重的脑血管病。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50%~75%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病变所致。
颈动脉之所以容易堵塞,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血流转向和分支部位。
颈总动脉分叉形成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呈Y字型,分支处血流冲刷剪切力大,易造成动脉内膜机械损伤,导致血流中的胆固醇从损伤处进入血管内膜,形成斑块。
不过,颈动脉较表浅,通过超声检查很容易就能发现斑块。
预警信号
建议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筛查颈动脉疾病:年龄大于75岁、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严重外周动脉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颈动脉杂音。
如何防止拥堵发生
经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病变高危人群的,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饮食少油少盐,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控制体重、血压、血糖、血脂水平。
颈动脉已有不稳定斑块或狭窄率超过50%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用药治疗;若血管狭窄率达到70%,即便没有症状也要积极干预,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
病情较重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恢复颈动脉管腔畅通,改善脑供血。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发生了堵塞、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到限制,缺血严重便会产生胸痛。
持续性胸痛更为危险,这说明冠状动脉已完全堵塞,血流中断,持续15~20分钟以上心肌就会坏死,即心梗。
遗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压力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因素都会让冠状动脉慢慢变堵。
预警信号
如何防止拥堵发生
冠心病虽然是慢性疾病,但可防可控,大家一定要规避危险因素。
1. 尽早戒烟,不吸烟者要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
2. 降血脂,年轻人也要每年查一次血脂,日常生活中养成低脂低盐的饮食习惯,坚持锻炼;发现血脂异常的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药物等加以控制,或接受有针对性的治疗。
3. 积极减重,无论多忙,每周都应抽出时间进行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等,以身体感到舒适为度。
医生提示:
(来源:生命时报)
凝心聚力优环境 同心同向解难题 宝鸡市餐饮酒店行业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召开
宝鸡金台区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鸡市首个“税惠到坊”服务驿站揭牌成立
全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世界卫生日活动在宝鸡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