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头、两头……七头”近日,家住扶风县城关街道万杨村的李宏超早早起来清点着自己的“宝贝们”。“多亏了村上和扶贫干部的帮助,我才能发展到今天!”说起他的“养牛路”,李宏超感慨万千。
今年52岁的李宏超早年因缺乏技术,一直靠四处打工维持全家生计。2016年,李宏超的父亲患重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当年,李宏超家被村上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正当李宏超一筹莫展的时候,扶贫干部来到他家,向他介绍了精准扶贫政策,并建议李宏超发展养牛产业。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李宏超通过小额信贷,购买了5头秦川牛。
他边干边学,不仅主动向其他养殖户讨教,还大量阅读养牛和动物疾病防治方面书籍,不断提升养殖技术。在李宏超的精心照料之下,几头牛健康繁育,2017年,李宏超不仅还了贷款,还赚了一些钱。2018年,李宏超家脱贫。
随着李宏超的养殖技术和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李宏超想扩大养殖规模,扶贫干部又帮李宏超联系相关银行申请贷款35万元,亲戚朋友得知后,还主动为其借款10万元,有了这来之不易的45万元,李宏超建起了一个上百头规模的养牛场。
“我这牛大家都抢着要,很多贩子直接到家里来收购,根本不愁销路。”当问及销售情况,李宏超一脸轻松地说道。
如今,李宏超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牛专家。“遇上气温反常,他经常晚上蹲在牛圈观察牛的状况、跟同行打电话聊起养牛就是一两个小时……”李宏超的妻子笑着说。
随着养牛规模不断扩大,李宏超和妻子两人已经忙不过来,他们还雇了村上两个妇女帮忙,在李宏超的带动下,村上有5户发展养牛产业。“现在我的干劲儿越来越足,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李宏超说。(宝鸡日报记者 邓亚金 唐君恺)
编辑:王莹
